過了芒種,天氣很快就熱了起來。周末晨練,每當我經過縣城北十字的時候,總會想起過去那些年,曾經在路邊擺著的那些個茶水攤。
上世紀80年代前後,每當夏季到來,在我們臨潼縣城及其附近的一些馬路十字口,便會出現一些賣茶水的攤點。那個年代,國家經濟不像現在這麼繁榮。人們平日裡上縣城或者出門辦事,總有口渴難耐之時,尤其是到了炎夏,空中驕陽似火,地面熱氣灼灼,行路的人無論老少男女,總想找個地方喝上幾口,潤一潤乾渴冒煙的喉嚨,補充一下體內散失的水分。而這一個個小小的茶水攤,正好滿足了路人的需求。
這些個茶水攤,一般都設在人流過往較大的十字路口或城區附近。借著大樹陰涼,沒有樹蔭的,就撐起一把遮陽大傘,擺一張小方桌,周圍散放幾個小凳子或小馬扎,供過往人們喝茶休息。小方桌上,通常整齊地擺放著幾個一拃高的玻璃杯,杯子裡倒滿黃亮亮的茶水,每個杯口上都用小方塊玻璃蓋著,以保持衛生。有些會做生意的攤主,還會備上幾套茶具和幾樣茶葉,以滿足不同客人的需求。主人悠閒地坐在那裡,身旁放著幾個電壺,有時手中還拿著一把蒲扇,慢騰騰地扇著,等待著生意。
記得當時一杯普通茶水只要五分錢,涼白開水二分錢。經營茶水攤的,多半是些上了年紀的老頭兒或老太太,當然,也有個別放了暑假,想掙點學費的娃娃。
每當發現有客人經過時,茶水攤主人便會熱情吆喝,一旦客人在小方桌前坐定,主人便會按照客人的要求,倒水添茶,笑臉相迎,忙前忙後。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茶水攤,往往會讓過往的行人,在炎熱的天氣裡解渴散暑,消除旅途勞頓之苦。儘管一天也掙不了多少錢,可能僅夠日常零用開銷 ,但確實給出門在外的路人提供了方便。
1984年,我初中畢業,考到了縣城一所高中。8月底,開學報到那天,「秋老虎」仍然餘威未減。當時,渭河暴漲,大哥騎著自行車帶上我,只好繞道高陵耿鎮渭河大橋去臨潼。我們沿著西(安)韓(城)公路經過豁口,走了好幾個小時,才到達學校。在沿途幾乎每個路口,只要看到茶水攤,都要坐下來喝上幾杯,然後再繼續趕路。由於天氣太熱,人實在難以忍受,所以,每當看到路邊有個茶水攤時,就像看到了救星。當一杯溫熱的茶水喝到嘴裡,潤溼了乾渴的喉嚨,那種爽快的感覺,不可名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發展一日千裡,路邊的小商店慢慢多了起來。各種冷飲和飲料紛紛上市,它們的口味兒多樣,便於攜帶,不久,就取代了路邊那一個個簡易的茶水攤。現在,每每提及那個年代路邊的茶水攤,留給過來人的,只剩一抹溫馨的記憶。
每天都有新作品推送!
更多詳情,請關注「優秀作品收藏館」微信公眾號了解。
這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郵箱42321865@qq.com。註:文學、書畫作品可拍照片發送。所有稿件請註明作者姓名、簡介等。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