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增城路邊停車從去年的11月開始實施收費,而收費標準以階梯式收費,停放時間越長收費越高。
正因為這樣,此前就有街坊為了省停車費,耍了小聰明。因為路邊停車收費前30分鐘停車是免費的,有些車主在同一天內,多次「挪車」,把車輛停放在收費停車位上,控制在30分鐘內,把車輛開出,再停入收費停車位。以為用這種方式可以「薅羊毛」省點停費。
然而,千算萬算還是算漏了,路邊停車收費管理方,怎會沒想到這個「省錢的漏洞」?
後來越來越多的車主發現,明明自己在路邊停車收費的位置上,每次停留的時間沒超過30分鐘,按理應該在免費範圍內,怎麼還是被系統記錄拖欠停車費沒交?
原來這個30分鐘內停車免費是有前提的,它免費的前提是每天的前30分鐘免費,如果你在同一天,不同或相同的路邊收費位置上每次停放的時間會累加,例如,你同一天在A位置停放了10分鐘,在B位置停放了10分鐘,在C位置停放了11分鐘,這樣累加就31分鐘,超過30分鐘的免費時間了,就要交費了!
然而近期有車主向家園網反映了一些「古靈精怪」的路邊停車收費怪現象,奇特到什麼程度,有車主反映,他把車輛停放在路邊收費停車位,明明在30分鐘開走了,但系統還是繼續計費,不知有沒有街坊遇上同樣的情況,如果這只是偶然事件,那麼就沒什麼探討的必要。
但今日有街坊向家園網反映了一個新的情況,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下。
據街坊描述:
今天下午開車到荔城街荔園路買嘢,即以前人人樂超市正門對出那一條街。這條街未安裝電子抓拍計費系統,但路邊畫有收費停車位,採取「人工收費」方式收費,雖說「人工收費」,但工作人員會統計車輛進入收費停車位到離開收費停車位的時間,然後錄入路邊停車收費系統,車主需通過系統繳費。
說白點,沒有安裝電子抓拍計費的路邊停車收費的路段,是採取人工計費。
但是我在17:53分進入停車位,買東西就用了10分鐘不到的時間就開車離開了,也就是說我在這個收費停車位上停放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
當時我心想路邊停車收費30分鐘內都是免費的,所以直接開車走了,沒看收費系統有沒有計費,然而回到家後,我看手機才知道,竟然欠費了!?
我看看,欠費的詳細信息,這個停車收費系統顯示我的車輛,在17點53分入場,18點30分出場。看看這個出場時間,我都開車回到家了。大家說奇怪嗎?這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雖說2元的停費不多,但這個問題是不是2元錢問題那麼簡單。請問各位街坊,你們遇過這樣的情況嗎?
▼招人才、找工作▼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增城家園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