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包括掃街日違規停車、車輛貼紙逾期等罰單都暫停開立,但路邊停車計費則沒有「執法假期」繼續收錢。
一項新的統計顯示,承租芝加哥路邊停車收費的公司去年進帳1億3870萬,承包了市府75年該項目租約的芝加哥路邊停車計費公司(Chicago Parking Meters LLC),才經營11年不僅收回成本,還多出五億收入,而這家公司還持有未來64年的路邊停車收費的經營約。
芝加哥路邊停車計時收費去年收入將近1.4億
「才遲繳1分鐘就收到罰單」,剛從華埠餐館拿了外賣出來,就發現被開了罰單的民眾Albert沮喪表示,這些查看車輛繳交路邊停車費是否逾時的工作人員, 「堪稱全市工作效率最高的族群」,巡邏頻繁、開單迅速,是穿著黃色背心到處查看車輛是否停車逾時者的寫照。
正因為查緝人員的高效率,使2008年以11億6000萬,拿下芝市三萬多個路邊停車計時收費器經營合約的芝加哥路邊停車計費公司,短短11年就收回成本外,還大賺了五億。
圖源:網絡
此外,芝加哥四座承租給私人公司的地下停車場,去年收入為3480萬元,還有經營權同樣出租給私人公司的「芝加哥天道快速路段」(Chicago Skyway)也有9200萬收入。
然而不論是路邊停車、地下停車場及「天道」的巨額收益,因為早已承租出去,預算赤字高達七億的芝加哥市府,一毛錢都拿不到。
2008年,時任芝加哥市長的戴利(Richard M. Daley)為了避免提高市民房產稅來彌補市府員工龐大的養老金赤字,乾脆把上述三項原本由市府營運的項目,通通承包給私人企業。
其中路邊停車費用按合約從2008年的3元,一路調漲到2013年的6.5元,大幅飆漲的停車費引起沖天民怨,也讓後來繼任的市長伊曼紐、萊特福特都陷入「政治夢魘」。
圖源:網絡
根據紀錄,2008年市府從路邊停車計時器收進的金額為2380萬元,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全市路邊停車計時器營收高達1億3870萬元,芝加哥路邊停車計費公司由接手到2019年的營收,累計已收進16億元,比當年該公司拿出的11億多契約金,還多出了約五億,儘管承租者已賺入大筆鈔票,但根據合約,業者還可以繼續收停車費64年。
伊州理工學院開放政府法律諮詢中心主任克利思羅夫(Clint Krislov)建議,市長萊特福特應該以「非法出售公共通行權」為由,出面質疑該項合約,他說,該交易的結構,本質上違反了市府不應將公共設施售出超過40年的憲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