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湯,一夜之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

2021-02-13 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熱乎美味的牛肉湯、羊肉湯成了不少人的最愛。然而,近日,江蘇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一夜之間來了11名患者,全都是喝了牛肉湯以後上吐下瀉、劇烈腹痛。難道是食物中毒了?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

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

專家提醒,進補除了要因人而異,更需適度。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如果進補過度,很容易給心腦血管增加負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增寧表示,吃肉過多會引起血脂代謝、血糖等出現問題。另外,吃東西過鹹也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除了成年人,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就想趁著冬季給孩子補充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那麼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是否需要冬季進補?冬天到底該給孩子吃些什麼好呢?專家建議,未成年人應該多吃一些穀類食物,包括米、面、粗糧,以及肉、蛋、奶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應季水果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要適可而止,吃多了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專家提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要遵循一定規律,過度食補無異於拔苗助長,可能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過快,出現肥胖或早熟等情況。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如果沒有特殊的疾病,最好是食補。即便真的需要藥補,那也要對症下藥,而非越貴越好,胡亂進補只能加重病症。 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進補之前先得弄清自己的體質,不同體質進補的方法可是大不相同。 適度運動能夠促進腸胃吸收,提高新陳代謝,強身健體,增加免疫力。可以說,只有在進補的同時堅持運動,補品才能更好地在人身體內發揮作用。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相關焦點

  • 一碗牛肉湯,一夜之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熱乎美味的牛肉湯、羊肉湯成了不少人的最愛。
  • 入冬這件事要注意了,一碗牛肉湯,一夜之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熱乎美味的牛肉湯、羊肉湯成了不少人的最愛。
  • 【蹊蹺】一碗牛肉湯,一夜之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卻不是食物中毒……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
  • 【警惕】一碗牛肉湯,11人被送進急診室……務必注意:很在人正在這麼吃!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熱乎美味的牛肉湯、羊肉湯成了不少人的最愛。
  • 一碗牛肉湯,一夜間把11人送進急診室…
    資料圖/視覺中國不同體質不同補法 冬季進補因人而異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
  • 一碗牛肉湯,11人進急診室!不是食物中毒……這些人要注意了!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
  • 喝一碗牛肉湯讓十多個人進了急診室!冬季進補的幾大誤區速看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
  • 冬天,喝碗牛肉湯
    看到顧客落座,老闆先往碗底下鋪上已事先煮熟並切成薄片的牛肉,七分肉三分筋,再澆上兩勺乳白的老火湯頭,最後抓一把調味及裝飾用的蔥蒜、香菜,即可上桌。幾個動作連貫又一板一眼,簡直簡單粗暴,這是老店才有的風範——幾家老店,大多數集中在家鄉縣城的大菜場入口附近,據說是為了就近採購,也方便招攬顧客。
  • 一碗牛肉湯,11人被送進搶救室!千萬別再這樣吃!
    很多人這時候就想來點高熱量的食物。但是如果人體本身肌肉不發達,再多的高熱量食物也無法增加機體的產熱。在冬季想要抗寒可以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蛋白質類食物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此外,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當然還是要注意食不過量。
  • 【要命】一碗牛肉湯,11人被送進搶救室!千萬別再這樣吃!
    很多人這時候就想來點高熱量的食物。但是如果人體本身肌肉不發達,再多的高熱量食物也無法增加機體的產熱。在冬季想要抗寒可以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蛋白質類食物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此外,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當然還是要注意食不過量。
  • 一碗牛肉湯放倒了11人,卻不是食物中毒?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表示,的確是牛肉湯吃出了問題,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
  • 冬季養生的清燉白蘿蔔牛肉湯
    砂鍋中加適量熱水,放入蔥5克,姜5克,料酒少許,燒沸,加入牛肉煮20分鐘,轉為小火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調味,放入白蘿蔔燉至入味,即成清燉白蘿蔔牛肉湯。清燉白蘿蔔牛肉具有味道香甜,內含豐富營養的特點。具有補脾益胃、調補氣血功效。如果選牛肉時,能選得五花肉,則所燉出牛肉鮮嫩可口,肥而不膩。
  • 這家淮南牛肉湯出事了!還有合肥人常吃的…
    喜歡淮南牛肉湯的朋友注意了這家「淮南牛肉湯」被檢出問題了
  • 急診室等了11個小時 58歲女子最終還是走了...
    一位女子在醫院急救室等待11小時後搶救無效身亡。據死者Marianne Porter的姐姐Donna Bordage描述,上周六早,Porter可能得了疝氣,腹部疼痛,便到Moncton Hospital就診。雖然當時她已經痛的非常厲害了,但由於當時她的生命體徵正常,就被醫生安排在候診室等著看急診。
  • 牛爸爸:為什麼我的牛肉麵能賣到2000元一碗?
    當大家都在打「價格戰」的時候,臺灣有家「牛爸爸」牛肉麵,供應著世界上最昂貴的牛肉麵,一碗牛肉麵賣到10000臺幣(約合1944元人民幣),而且還要提前很久預約。很多名人企業家都慕名前去拜訪探討生意經…這背後究竟有何獨特的經營秘訣? 11月17日,在口碑網餐飲峰會上,牛肉麵創始人王聰源分享了其如何二十六年用心專注做好一碗麵的故事。
  • 【韓國文化】韓國人為什麼要在葬禮上吃牛肉湯?
    葬禮式上要吃牛肉湯是與紅色可以驅逐牛鬼蛇神這一風俗相關聯的習俗。很久之前紅色就本認為能驅逐厄運並且阻止鬼神侵入身體。正因為如此,為了保護來參加葬禮式的客人不被小鬼侵擾,主人就會為客人準備放滿辣椒油的的火紅的牛肉湯。
  • 休假回家,一碗「牛大」惹哭了母親
    自從父親去世後,家裡就沒人會做母親愛吃的牛肉麵了。小時候,逢年過節或者貴賓登門時,除了宰殺雞鴨以外,父親一定會精心準備牛肉麵。沸騰的蒸氣夾著牛肉的濃香,油潑的紅辣椒伴著香菜蒜苗飄在牛肉湯裡,吃一口會暖到心窩。每當這個時候,母親都會向父親豎起大拇指,讚揚他的廚藝。父親做牛肉麵很講究。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和恆頓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
  • 豆瓣9.6分,看哭了所有上海人的-<急診室故事>
    周末做啥,上海4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小怪今天要跟大家推薦一部神劇,也是一部純實況紀錄片:《急診室故事雖然,有時候病痛的折磨會讓人變得像個小孩子一樣,但是因為有這些耐心的醫生,才有了更多人被救治。奶奶好了之後,大家都很開心啊,有時候人和人就是這麼純粹簡單。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傾力打造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為此,記者採訪了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以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急診室主任封啟明醫生,聽聽他們口中的急診室故事。  急診室,這個最貼近死亡的地方,每天都上演著一場場「生死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