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意北京分公司區域經理周揚,是中國骨髓庫第5301個捐獻者。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對公益的最好定義。
無心插柳卻埋下希望的種子,源於對生命的尊重
大學在校期間,通過一次普通獻血,了解並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當時正值熱血青年,對獻骨髓這事其實並沒有過多了解,只知道可以救治白血病患者。
畢業後,紅十字會斷斷續續與我確認電話有無更改。我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我能和患者配型成功。
中彩票般的微弱希望,竟然配對成功
2015年6月,紅十字會打來電話說,我和患者初配成功了,需要我做一個高分,問我是否願意,我答:願意!高分不久後,紅會打來電話說我和患者高分相似點10個以上,可以捐獻,問我是否同意捐獻?並且再次和我確認考慮是否繼續進行以下捐獻。
(北京紅十字會授予的榮譽)
生命的接力賽,不容說「不」
在最終採集前的任何一個階段,捐獻者都可以改變決定,隨時終止。但是,如果改變決定,首先對患者心理是個打擊,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被熄滅,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最後階段改變主意,患者可能已經進倉,消除了自身的免疫力,這個過程不可逆,如果找不到新的捐獻者,可能患者就會面臨生命危險。在此時,我才感覺到這個事情已經如此緊迫,就在眼前。
(延續生命的血液)
家人的阻擾,抵不過生命的呼喚
我告知家人後,起初他們堅決反對,擔心捐獻後對我身體不好。我上網查資料,獲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原理,當然知曉一些捐獻者捐獻後身體短時間內會出現免疫力差,總生病感冒的現象。但比起能救治一個人的生命,這些又算什麼?最後在我的耐心勸說下,家人也同意我捐獻。我想:人生中有機會擁有一段救人的經歷也是很有意義的!
(眾多同事、家人一起來到現場支持他。)
我種下一顆種子,希望他能帶去希望
接下來是體檢,體檢通過不久紅會就安排我住院,住院前四天每天一針動員劑,動員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分離到外周血中,期間會有一些輕微不適,頭疼,腰酸腿疼類似感冒的症狀。第五天一早就開始採集,採集的過程是類似於獻成分血的方式,把血液導出體外,通過機器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分離之後的血液再輸回體內。採集的造血幹細胞血液由志願者到醫院取走了,當天就會輸入到患者的體內,希望這些幹細胞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造出健康的血液。可能由於患者情況比較嚴重,醫院安排我採集了兩天,循環了18000ml血液,第三天出院。患者情況現在比較穩定,再過幾天就可以出無菌倉了。
(歷經4個小時的採集)
捐獻者背後的守護翅膀:維意公司的默默支持和包容
臨近年底又是月底,工作量大,要衝業績,但是維意的家文化做得非常好,到處洋溢著正能量,對公益和人性關懷非常注重。自同事們知道我準備捐獻時,大家都很贊同和理解。不僅批准我長假期,同事領導還不斷鼓勵我,毫無怨言地分擔我的工作量,讓我能安心養身,不必牽掛工作。
一針一血,延續生命之花
捐獻行為對於捐獻者而言,完全是一種公益行為,每個人都是懷著善良的意圖,希望能夠幫到別人,有這樣善良的願望就是非常值得尊敬和肯定的事情。一針一血,也是延續了生命。
(病床上的周揚顯得疲憊,但是他的精神卻是激動的。)
感恩擁有,饋贈所有
感謝所有關注的人,感謝所有有心參與這個行列的人,畢竟,我們這麼做,不是為了名譽,只是為了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了他/她,也許就幫了一個家庭。其實就這麼簡單。
延續生命的接力棒
我是中國建立骨髓庫以來的第5301個捐獻者,北京第231個捐獻者。希望以後的路上,有更多人風雨兼程。歡迎您了解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長按二維碼,點擊關注維意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