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延續再出發—武城縣第六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日啟程

2021-02-19 武城發布

9月11日,武城縣紅十字會、武城縣衛健局舉行了隆重的送別儀式,一名24歲在讀研究生即將奔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踏上她的愛心之旅,為一個素未蒙面的生命送去生存希望。德州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宋佔文,武城縣政府副縣長、縣紅十字會會長孫旭紅,市紅十字會業務部部長陳冬梅出席歡送儀式,並為她送行。

 捐獻者名叫李靜,本科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現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是一名在讀研究生。從小品學兼優的她,不僅性格樂觀開朗,還樂於助人,「做人要有愛心和奉獻精神」是她始終堅守的信條。在重慶交通大學上學時,她就踴躍參加獻血活動並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希望能儘自己的一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2020年8月,當她接到與患者低分辨配型成功的通知時,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捐獻。「能盡我的綿薄之力,去拯救一條生命,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李靜堅定的說。

同樣經歷了血樣初步篩查、體檢、高分辨檢測等流程後,李靜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9月11日,在她的媽媽陪同下,正式踏上了「救命之路」,成為了武城縣第6例、德州市第5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這充分體現了她的高尚品德,更是新時代高校學生的學習楷模。

近年來,武城紅十字會廣泛動員社會資源,積極打造「博愛德州」紅十字品牌,在扶危濟困、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武城縣紅十字會要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大捐獻知識普及力度,提升幹細胞捐獻工作的社會知曉率;精心提供各項服務,讓捐獻者捐得舒心、獻得安心,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捐獻隊伍中。

相關焦點

  • 「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這是齊秦的一首感人歌曲《在第六對相遇》。這首歌還有一個很感人的背景故事:當時大陸一男孩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需進行骨髓移植而一時之間無法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骨髓.適時臺灣一先生(好象是馬姓)捐出了自己寶貴的骨髓使男孩生命得以延續……著名音樂人李壽全先生得知此事後便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在第六對相遇》此歌超出了醫學的範疇,可升華為對生命、人生、愛情、緣分的理解。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8月17日10時許,隨著最後一針動員劑打完,陳德坤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也正式開始了。血液從一隻手臂流出,經過離心機,把造幹細胞分離出來,其餘的血液從另一支手臂回流體內。造血幹細胞的採集過程,其實很簡單。2個半小時後,成功採集到80ml橙黃色的造血幹細胞。說起採集時的感覺,陳德坤笑著表示:「還沒平時獻血疼呢。」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無心之舉為患者帶來新的生機
    幾天前松山湖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
  • 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人重獲生機
    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後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願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捐獻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汪喻坤的捐獻對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對造血幹細胞的需求量相對較大。
  • 儀徵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
    作為一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能夠有機會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誓言,是幸運也是緣分,更是一名志願者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馬正文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源於一段特殊的經歷——高中的時候,馬正文的一位好朋友因白血病不幸去世。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張掖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吳建東
    他是醫療戰線上的一名"新兵",雖然參加工作只有兩年時間,但他勤懇鑽研、謙虛好學,很快成長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又是一名充滿愛心的志願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讓加拿大白血病患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就是全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高臺縣人民醫院"90"後醫生吳建東。吳建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甘肅中醫藥大學。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迄今全世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已超過10萬例,挽救了無數人生命。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跨越兩百多公裡的生命傳遞,荊州「95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5日下午,荊州「95後」小夥於偉成在武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歸來。他是荊州市第1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1年首位捐獻志願者。在荊州火車站出站口,荊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員手拉橫幅,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並表示由衷的敬意。
  • 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
  • 今天,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
  • 江美麗:讓愛延續 為生命助力
    她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0多年,除了在本職崗位上作出了出色的成績,她還擁有六本鮮紅的獻血簿、一本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榮譽證書和一冊《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表》。     從1998年起,她累計獻血8000ml,獻血量相當於常人血液總量的2倍。江美麗先後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個人銀獎、銅獎,2014年又被授予沂源縣四德工程建設「愛德模範」的榮譽稱號。
  • 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感謝您,捐獻者」
    9月19日,重慶市紅十字會聯合新橋醫院血液科共同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感謝您,捐獻者」的關愛活動。此次活動是造血幹細胞捐獻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呼籲全社會民眾在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召下,積極參與到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中來,關注血液病、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創造生命的奇蹟。
  • 我是中國骨髓庫第5301個捐獻者
    (延續生命的血液)家人的阻擾,抵不過生命的呼喚我告知家人後,起初他們堅決反對,擔心捐獻後對我身體不好。我上網查資料,獲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原理,當然知曉一些捐獻者捐獻後身體短時間內會出現免疫力差,總生病感冒的現象。但比起能救治一個人的生命,這些又算什麼?最後在我的耐心勸說下,家人也同意我捐獻。我想:人生中有機會擁有一段救人的經歷也是很有意義的!
  • 這位女教師是我區第四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在移植前4~5天每天早晚為您注射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目的是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並釋放到外周血中。注射動員劑時,部分人有感冒樣的症狀,一般都較輕,停止注射12小時內即刻消失。在此過程中,服用任何藥物都應詢問醫生意見,以免某些藥物影響幹細胞的質量。4.採集造血幹細胞:到了患者移植的這一天,將採集您的造血幹細胞。常規情況下,是從外周血中採集。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2012年,陳德坤正在平陽獻血屋第4次獻血,一位護士表示陳德坤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並向其介紹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及入庫的一些情況。「聽到能救人,我沒有猶豫就籤訂了造血幹細胞自願捐獻者協議,並正式入庫浙江省造血幹細胞資料庫。」2014年的某一天,陳德坤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有一位白血病患者造血幹細胞與他首次初篩配對成功,按照流程要向其核實是否願意捐獻。
  • ☞ 北海搬運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南京一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希望
    8月11日上午11時30分,42歲的北海搬運工汪連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共計343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捐獻,成為我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於當天加急送達南京市,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記者了解到,汪連國是山東人,2012年7月到北海打零工。向來樂於助人的他到北海沒幾天,就走上無償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獻血,並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行列,成為我市目前在庫的1912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一員。 「2012年到現在,共獻了三次血,每次400毫升。」
  • 【愛心】福建慈濟志工陳芳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另一種方式救人
    因此她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7087例、福建省第19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陳芳是一名福州慈濟的義工,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她顯得比任何人都淡定從容,對她而言「救人幫人是她的天職,這次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幫助別人」。福建慈濟第一人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2009年05月05日,志願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和往常一樣,接到省紅十字會通知,打開造血幹細胞捐獻業務系統,又是一個初篩。初篩,顧名思義就是初次篩選,志願捐獻者留在血庫中的血樣與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根據志願者登記的個人信息,我電話聯繫了對方,「您好,請問是曹韌先生嗎?我是長興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這次聯繫您,情況是這樣的,2018年5月22日,您曾經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和登記,還記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