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個人和我如此有緣,我不能不救!」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2021-03-01 平陽水頭街

陳德坤是水頭人,1984年出生,農業銀行平陽水頭支行行長。2012年,陳德坤正在平陽獻血屋第4次獻血,一位護士表示陳德坤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並向其介紹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及入庫的一些情況。「聽到能救人,我沒有猶豫就籤訂了造血幹細胞自願捐獻者協議,並正式入庫浙江省造血幹細胞資料庫。」

2014年的某一天,陳德坤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有一位白血病患者造血幹細胞與他首次初篩配對成功,按照流程要向其核實是否願意捐獻。「那是我第一次接到紅十字會關於造幹捐獻的電話。當時十分激動,心想這麼低概率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稍微詢問了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情況後,就答應了。」

也是那次之後,陳德坤開始上網查詢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知識和流程。據了解,首次初篩配對是由多位入庫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配對造幹細胞,再從中選取匹配度較高的造幹細胞進行接下來的二次配對等流程。可惜的是,那次,陳德坤沒有成為這份「唯一」。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陳德坤又接到三四個電話,均表示有患者與其造血幹細胞初配成功,詢問其是否願意捐獻,但他都沒有找到他的「有緣人」。

今年年初,陳德坤又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來電,稱又有患者與其初配成功,問其是否願意捐獻。「幾次電話接下來,我都快懷疑是電信詐騙了。」陳德坤笑著說,他向對方講述了自己前幾次的經歷,詢問原因。工作人員表示,有可能是因為患者找到匹配度比他更高的造幹細胞,也有可能是患者自己放棄了,或是其他不幸的原因等,讓捐獻沒有成功。

此次電話確認過後沒多久,陳德坤接到紅十字會再次確認的電話,並通知其去做高分辨匹配血樣抽取。「我第二天就去當地獻血車抽樣了,還順帶獻了個全血,連時間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是5月15日。」

相關焦點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8月12日,陳德坤帶著妻子、女兒抵達杭州。8月13日,陳德坤走進浙江省中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一天打兩針,早晚各一次。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在注射動員劑後會出現關節酸痛等症狀,停止注射後症狀就會消失。整個過程中,陳德坤保持著良好的狀態,期間,他還帶著家人去西湖遊玩了一趟,順便談了筆業務。8月17日10時許,隨著最後一針動員劑打完,陳德坤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也正式開始了。
  • 生命延續再出發—武城縣第六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日啟程
    9月11日,武城縣紅十字會、武城縣衛健局舉行了隆重的送別儀式,一名24歲在讀研究生即將奔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踏上她的愛心之旅,為一個素未蒙面的生命送去生存希望。德州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宋佔文,武城縣政府副縣長、縣紅十字會會長孫旭紅,市紅十字會業務部部長陳冬梅出席歡送儀式,並為她送行。 捐獻者名叫李靜,本科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現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是一名在讀研究生。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但是仍然會有很多人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很可怕,下面我將會對一些常見問題作出解答。        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儀徵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
    作為一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能夠有機會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誓言,是幸運也是緣分,更是一名志願者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無心之舉為患者帶來新的生機
    幾天前松山湖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
  • 【愛心】福建慈濟志工陳芳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另一種方式救人
    2018年1月22日上午,今年37歲的陳芳在福建省腫瘤醫院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為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 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感謝您,捐獻者」
    9月19日,重慶市紅十字會聯合新橋醫院血液科共同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感謝您,捐獻者」的關愛活動。此次活動是造血幹細胞捐獻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呼籲全社會民眾在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召下,積極參與到造血幹細胞捐獻隊伍中來,關注血液病、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創造生命的奇蹟。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張掖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吳建東
    他是醫療戰線上的一名"新兵",雖然參加工作只有兩年時間,但他勤懇鑽研、謙虛好學,很快成長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又是一名充滿愛心的志願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讓加拿大白血病患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就是全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高臺縣人民醫院"90"後醫生吳建東。吳建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甘肅中醫藥大學。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馬正文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源於一段特殊的經歷——高中的時候,馬正文的一位好朋友因白血病不幸去世。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這位女教師是我區第四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配型:在確認您身體健康並徵詢您的意願後,將採集您和患者的少量血標本(約8毫升)送做人類白細胞抗原(英文簡稱HLA)配型檢查。2.體檢:配型成功後,為了雙方的安全,捐獻前將為您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在移植前4~5天每天早晚為您注射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目的是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並釋放到外周血中。注射動員劑時,部分人有感冒樣的症狀,一般都較輕,停止注射12小時內即刻消失。在此過程中,服用任何藥物都應詢問醫生意見,以免某些藥物影響幹細胞的質量。4.採集造血幹細胞:到了患者移植的這一天,將採集您的造血幹細胞。常規情況下,是從外周血中採集。
  • 傳遞生命「火種」 ,東臺80後小夥好樣的!
    從8點50分開始,到14點結束,共採集了39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被送往患者所在醫院。完成捐獻,吳長符一臉淡淡的笑意從床上坐起,沒有絲毫疲倦,甚至打趣說,躺得都有些無聊了。然而,他也感慨,2020年8月18日這個日子對自己有了特殊的意義。1986年出生的吳長符是我市頭灶鎮人,早些年在蘇南工作期間開始無償獻血。
  • 九江90後小夥經過連續4天8針動員劑注射後,成功捐獻217毫升造血幹細胞
    10月30日,本報以《90後小夥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題,報導了柴桑區小夥子戴煒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素不相識的外國血液病患者,這份即將跨越大洋的愛心傳遞,詮釋了「愛心無國界,九江有大愛」的真情。造血幹細胞採集現場。
  • 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人重獲生機
    「不緊張,也沒什麼好猶豫和擔心的。我了解過相關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後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願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 今天,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在銅陵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紅十字志願者的陪同下到達安徽省立醫院。銅陵新聞網記者一路隨行,記錄下這一趟不平凡的旅程。安徽省立醫院血液內科醫生江慧敏來到病房,介紹了住院期間生活安排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為江敏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身體狀況。
  • 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安徽省立醫院血液內科醫生江慧敏來到病房,介紹了住院期間生活安排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為江敏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身體狀況。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
  • 我是中國骨髓庫第5301個捐獻者
    但是,如果改變決定,首先對患者心理是個打擊,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被熄滅,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最後階段改變主意,患者可能已經進倉,消除了自身的免疫力,這個過程不可逆,如果找不到新的捐獻者,可能患者就會面臨生命危險。在此時,我才感覺到這個事情已經如此緊迫,就在眼前。
  • 「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適時臺灣一先生(好象是馬姓)捐出了自己寶貴的骨髓使男孩生命得以延續……著名音樂人李壽全先生得知此事後便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在第六對相遇》此歌超出了醫學的範疇,可升華為對生命、人生、愛情、緣分的理解。更說明了臺灣與大陸一脈相承的淵源!!!!
  • 清水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3月11日,天水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清水縣白駝鎮職工李宏偉注射了首支動員劑,整個注射過程約一分鐘,未出現任何不適反映。        按照醫生的安排,3月11日早上8點,李宏偉早早的到達了醫院,「來到西安以後,自己還擔心吃的不習慣,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昨晚上吃的好,睡得也踏實,感覺自己狀態很好,」李宏偉笑著說。緊接著9點,李宏偉打了第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我有一點激動,這是第一針動員劑,打了動員劑才真正感覺到在履行志願者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