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治療期間得到社會的許多關注和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內心非常感激。現在,我們能用恢復期的血漿幫助患者、回報國家,我們非常激動。作為共產黨員,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2月20日,省檔案館黨員、離退休幹部處技師沈楊攜同妻子餘應奎在中部戰區總醫院共同捐獻800毫升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
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沈楊夫婦分別於1月13日和1月14日入住武警醫院。沈楊在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後,轉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經過連續20餘天的治療,分別於2月2日和2月5日出院。
「住院時,醫護人員對我們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沈楊說,「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他們從早忙到晚,完全無法休息。由於穿著防護服,渾身都溼透了。」沈楊介紹,妻子餘應奎早期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但CT顯示肺部明顯感染且日趨嚴重,曾一度下達危重通知書。在這種情況下,主治醫生為她精心制定了具體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她才轉危為安。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例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我看到新聞報導說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極高的醫學價值,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呼籲康復者捐獻血漿,我那時就想著,等我康復了,我一定要捐獻血漿。」沈楊堅定地說著。
出院後,沈楊一直惦記著捐獻血漿的事。在14天隔離觀察期後,2月20日,沈楊和餘應奎一同來到中部戰區總醫院獻血站,進行身體狀況評估。得知自己已經完全康復、符合捐獻條件後,沈楊和餘應奎毫不猶豫地伸出胳膊,各自捐獻了400毫升血漿。
「我和妻子都是武漢人,都經歷過這個病痛的折磨,都希望武漢快點好起來。多獻一些血漿,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沒有理由不挺身而出。」沈楊堅毅地說著。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沈楊和餘應奎彰顯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以捐獻血漿的方式傳遞愛心,用自身行動溫暖人心,更照亮了戰「疫」勝利的希望。
團結一心 共同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