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獻愛心——加拿大華裔女孩黃愛玲宕昌支教的故事

2021-02-20 甘肅日報

  8月以來,酷暑難耐。在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民富村村民服務中心,每天都會傳出英語朗讀聲:「Ilove my motherland,river、yel⁃lowriver……」教授英語的是15歲的華裔女孩,名叫黃愛玲,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從2013年開始,她每年暑假都到宕昌支教。

  黃愛玲2001年出生於重慶。9歲那年,跟隨母親移居到加拿大多倫多生活。2012年,黃愛玲憑著優異的成績考入多倫多大學附屬中學。

  2013年暑假,只有12歲的黃愛玲回重慶探親,當得知父親的朋友及其夫人都在甘肅貧困縣宕昌支教,那裡的山村很缺英語老師的情況後,黃愛玲立即做出決定:到宕昌,給那裡的孩子們教英語。

  從2013年開始,每年暑假,黃愛玲都不遠萬裡,到宕昌支教1個多月。

  2013年,黃愛玲在宕昌縣舊城中學和天職國際老樹川希望小學支教。2014年,擔任宕昌縣小學教師英語培訓班和老樹川希望小學學生英語培訓班老師。2015年,在宕昌縣舊城中學及民福村支教。

  說起自己的初衷和4年的支教經歷,黃愛玲稚氣的臉上流露著一種收穫的喜悅。她說:「當初選擇到這裡支教,主要是想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獻愛心,同時也磨鍊一下自己的意志。沒想到,來了之後,看到這裡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便再也割捨不下。」

  面對農村孩子不愛讀英語,發音不標準的實際情況,黃愛玲選擇用自然拼讀法來教授,讓孩子們不用音標,就可以完整地將單詞念出來、寫出來。

  此外,黃愛玲還結合在國外學習的經驗,利用遊戲、情景再現等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說英語,「說錯了也沒關係,我就是想讓他們多一點自信。」黃愛玲說。

  純正的發音和輕鬆的學習環境,讓慕名前來參加英語學習班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大都和黃愛玲年齡相仿。與此同時,宕昌縣60多名小學英語老師也成為黃愛玲的學生,2014年,宕昌縣教育局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全縣小學英語教師暑期培訓班活動。「只有老師的發音標準清晰了,才可以教好學生。」對於英語教學,黃愛玲有自己的見解。

  相較於糾正發音,更讓黃愛玲自豪的是學生們的英語成績提高了。老樹川希望小學學生韓平義告訴記者,以前,他不愛學英語,黃老師來了之後,教的方法很新穎,通過遊戲就可以記住單詞和日常對話,現在他很喜歡上英語課,成績也從不及格提高到了70多分。

  為了讓孩子們在有限時間裡學到更多的英語,黃愛玲每天清晨都會教孩子們背誦英語單詞,給他們講作文,和他們進行簡單的英語口語練習。

  2013年第一年支教結束,學生們早早起床,去山溝裡摘野花、用紙疊的花瓶裝好送給黃愛玲這個從國外來的英語老師,希望第二年她還能來。「當時我就答應他們,一定來!」黃愛玲說。

  1個多月的異地支教生活,對一個未成年的中學生來說,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經過4年的鍛鍊,黃愛玲已融入當地的生活,一個人到城裡採購生活用品,一個人住招待所,一個人坐大巴往返於山村教室與縣城的住所之間。

  暑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今年的支教生活也即將畫上句號。面對日益臨近的歸期,黃愛玲有些捨不得離開。她說:「和山區的孩子們在一起,感覺很快樂,也很充實。明年,我還會來,會把我的支教行動一直堅持到上大學,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激勵他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各自的人生夢想!」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籍女孩黃愛玲情系宕昌支教夢
    這是一個獨特的英語暑期興趣班——站在講臺上為孩子們上課的,是一名從加拿大回國支教的重慶女孩,15歲,名叫黃愛玲。現就讀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附中,15歲的黃愛玲,今年暑期回國,第4次前往甘肅地處偏僻的宕昌縣義務支教,為一群喜歡英語但不知道該如何學習英語的同齡人上課,做遊戲。在縣城、在山區一次次教學中,她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更堅定了自己對夢想的追求……
  • 電影往事:八十年代瀟影廠演員黃愛玲,現在成了銀屏母親專業戶
    1969年,剛滿13歲的黃愛玲考入新鄉軍分區文工團,做了一名舞蹈演員。儘管當時部隊的文工團受文革影響,內部管理也非常混亂,真正認真學習演戲的人不多。黃愛玲還是踏踏實實地沉下來,努力地學習。每天黃愛玲都是文工團起來最早的人,自己演出完就向老演員請教。別人演戲的時候,她就在下面認真地觀看、模仿。1973年,新鄉軍分區文工團被裁撤後,沒有接收單位的黃愛玲去了新鄉柴油機廠做了一名工人。
  • 他們是《山海情》支教原型,真實故事震撼人心
    近日,講述對口扶貧協作故事的電視劇《山海情》,在全國熱播,引發關注。你知道嗎?
  • 美麗中國支教項目與書友線上分享支教故事
    1月31日晚,由東江書院、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管理方主辦,惠州市慈航公益協會、惠集讀書社協辦的「共飲東江水,同圓中國夢」美麗中國支教故事分享會,以騰訊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執行長廖杞南介紹了項目進展及成效。
  • 賴全國:到國強乾嶺小學獻愛心
    今天,民革泉州市委會,廈門金麥克書場組織愛心人士到平和縣乾嶺小學開展獻愛心活動。民革泉州市直機關支部黨員代表、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賴全國老師受民革泉州市委會的委託,為乾嶺小學的同學們發放愛心物品,來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全校師生舉行慰問演出活動,為全校師生獻上一份豐盛的藝術大餐。國強中心小學校長賴鎮慧、副校長張佛換,乾嶺村村主任黃梅桂一起參加此次活動。
  • 加拿大5歲華裔女童看完花木蘭爆哭:我想學中文
    莉安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會時不時地暫停(電影),確保她明白髮生了什麼,讓她了解花木蘭的影響力和故事背後的歷史。」「我向她解釋,她和花木蘭非常相似——她們都是中國人,她們都勇敢、誠實和忠誠。」這部電影讓米凱拉產生了強烈的感情,她因為自己不會說中文很是難過,於是莉安決定拍攝這一時刻。
  • 唏噓,《漂洋過海來看你》歌詞中的故事!
    漂洋過海來看你 (live版)   《漂洋過海來看你
  • 【支教心語】「心心相映」 讓支教充滿愛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從決定參加支教到慢慢開始熟悉支教工作和生活,轉眼已一月有餘。雖然前往支教的民豐縣安迪爾鄉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支教工作的內容和責任對於我來說卻是全新的,有過對不適應生活環境的擔心、有過對如何開展支教工作的擔心,也對正在上初三的兒子放不下心來,糾結和擔心在去之前始終縈繞在我心頭。
  • 漂洋過海來愛你
    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與中國女兒楊樂意BBC曾播放了一個轟動一時的紀錄片,講述的是一對中國雙胞胎被不同的家庭收養的故事,以及兒童在被收養之後的人生轉變。被美國家庭收養的小女孩取名Mia,來到了加州,車輛接送上學、學習小提琴、參加各種聚會,過上了小公主一般的生活。
  • 我是華裔加拿大人,我是香蕉人,我驕傲!
    許多第二代加拿大人,也就是父母中至少一個人是移民,發現後一個問題是最難以回答的。「我們知道我們看起來不同,有時,甚至不像我們的父母。我們中的一些人不知道我們父母的文化或語言,但是,通常有人將我們歸類為另一種文化另一種類人。」為什麼不能只是簡單明了地說我們是加拿大人?我們在加拿大出生和長大,我們吃「加拿大食物」,看加拿大節目,學習加拿大歷史。
  • 賓王中學師生獻愛心暖學子
    得知這一情況後,賓王中學教師給予特殊關愛,政教處、團委、初二年級部共同提議倡導獻愛心活動,上周賓王中學為唐怡一家發起獻愛心捐款,師生和家長共籌集了9.5萬多元愛心款。學校空間:http://bwzx.zjer.cn/微信ID:ywsbwzx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轉自金華日報編輯:樓美枝審核:毛獻文
  • 與愛「桐」行 | 第二十一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啟動
    12月27日,我縣第二十一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正式啟動,縣四套班子領導出席並帶頭進行現場捐款,現場共計捐款40800元。縣民政局立即組織全局幹部職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款活動。大家紛紛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困難群眾送上了一份溫暖、獻出了一片愛心。在此,我們希望全縣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廣泛參與、慷慨解囊、踴躍捐款。
  • 大溫白人男乘公車不戴口罩 還辱罵華裔女孩!這次全車人為她撐腰!
    溫哥華的一輛公車上,又有一個21歲的華裔女孩Tina Hoang表示,她經歷了類似的事情。好在,這個華裔女孩留學生很勇敢,而周圍的人也非常正義。Tina Hoang表示,自己當時她真有點怕,畢竟孤身一人,又是女孩。但是病毒大流行之後,對華裔乃至亞裔的歧視與日俱增,她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她鼓起勇氣,要這名白人向她道歉。
  • LHDC支教| 2019年暑期湘西支教項目開始招募啦!
    (支教返程後會收到LHDC、當地政府、學校的三方證書,表現優異者還有其他星級志願者等證書)     項目地點:  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區勝花村下巖坎小學  支教時間:2019年7月29日~8月9日,共計12天   (第二支教團時間待定,暫定八月底)  教學內容:
  • 智行基金會支教志願者招募啦
    奉獻愛心!實現夢想!在那裡有無數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在看著藍天白雲以外的天空,在那裡有無數雙的小手等待著用手中殘損的鉛筆在本子上書寫新的符號。他們需要新的知識來澆灌出對教育的重視之花,他們需要用外界的新奇來激發對讀書的激情。給予您一顆愛心,請您給予他們您可以給予的幫助,不僅為了傳播愛還為了讓教育深入到至今未能深入之地。同一片天空下的您我,將用我們的雙手繪畫出不同的色彩。
  • 加拿大華裔二代講述被歧視的亞洲移民生活
    (這是加拿大,帶著你的法語滾回法國去)」說完轉頭拉著朋友就離開了這家餐廳。真的那天晚上很失望,也很生氣。說實話,我在加拿大這麼久,和身邊的朋友相處的都特別好。因為朋友是來找小編玩的遊客,卻讓她受到這樣的對待。後來小編有把事情講給身邊關係很好的當地朋友,他們都表示驚訝「Shame on them.」(對那對兒夫婦感到可恥)。
  • 組圖:愛心組強端午節獻愛心
    端午節臨近,在宿松百姓論壇愛心協會精心安排和發動下,組織開展了「端午節獻愛心」活動,給山區孤寡老人送去了社會關愛,讓他們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 【分享】加拿大華裔老人們 退休生活
    編者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各國的平均壽命做排名,日本以84歲排在首位,加拿大則排在第10位,平均壽命為82歲,其中男性的平均壽命約80歲,女性約84歲華裔老人移民到加拿大後,大家是如何安排生活的?讓我們跟著謝博生教授的鏡頭----(本網訊)謝博生溫哥華現場報導,每周五上午是加拿大華人老年協會二分會的會員活動日。唱歌、跳舞、學習英語等各種活動如行雲流水、每周都在如常進行。     今天8月11日上午的第一個節目是楊宗瑞老師講解紅十字會關於賑災捐款回函的內容。既宣傳了老協的公益活動、又學習了英語,大家頗感親切。
  • 走進愛螞寒假支教
    凜冬雖至,愛心不止。通過此次支教活動,我們將愛心遠播青海通過此次活動,西浦愛心學子歡聚一堂 再次特別感謝提供直播和錄播的西浦金牌愛心講師們,你們辛苦了!本次活動因你們的參與而絢麗多彩!短短兩周,然紙短情長;愛心之路,定矢志向前!
  • 鄧州愛心媽媽獻血後暈倒致小腿骨折 希望獻了愛心不傷心
    鄧州愛心媽媽獻血後暈倒致小腿骨折 希望獻了愛心不傷心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周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