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永濟黃河灘地裡,攝影師看到一位身穿紅上衣、頭戴遮陽帽的婦女跪在一片收穫過的農田裡,旁邊放了一個竹籃,手上拿著一把鐵耙子,正在土裡忙碌著什麼。
攝影師下到田裡,與這名婦女攀談得知,她叫龐蘇青,今年64歲,是當地的農戶,住在離黃河灘不遠的村子裡。她平時在灘裡給種植戶們打零工,由於今天沒有找到活兒,就騎著電動車到灘裡撿點東西。她所在的這片地去年種的是血參,立春後已經收完,種植戶將於近期把土地轉手給其他人改種別的作物。因為血參收的時候是用機械翻犁,土裡多少還埋了些遺漏的,龐蘇青老人就尋思著能否撿一些回去。
血參也叫丹參,是一種常用中藥,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的功效。黃河灘地因土質鬆軟,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近幾年被不少外地及當地農戶承包後種植血參。圖為龐蘇青老人手拿鐵耙子在收過的土裡翻找血參。
龐蘇青老人介紹說,血參的價格挺高的,曬乾後一斤能賣5、6塊錢,村裡就有收的。這塊地要改種其他作物,留在地裡也浪費了,自己能撿點就撿點,多少能換點零花錢。
老人一家四口人,兒子離婚後外出打工,將小孫子留在家裡,平時由老伴接送上學。老伴患有腦血栓,雖不嚴重但也幹不了體力活,全家不到四畝的地裡種了一些花椒和香椿,全部由她一個人管理,收入也有限。圖為龐蘇青將耙到的一小根血參扔進竹籃。
因為是在收過的地裡撿東西,且很多地方已經被其他人翻撿過,龐蘇青老人往往要用鐵耙子耙十幾下才能撿到一根血參。忙了一上午的老人一會兒站著耙,一會兒蹲著耙,實在太累的時候她就跪著耙。「這樣換著姿勢幹活,時間長了不會腰疼」,老人說。
在耙的過程中,老人意外地耙到一株種植戶沒有犁到的血參,這一株非常大,也很難遇到,她高興地將血參上的土和新發的葉子去掉。
圖為龐蘇青老人撿拾到竹籃中的血參。撿拾的血參大多是被機械犁斷的細小根莖,雖小但不影響價格。
時間已經是下午4點50分,老人帶的午飯還沒顧上吃,一小瓶水也只喝了兩口。圖為老人的午飯,是兩個小油餅和一瓶白開水。
撿了一竹籃後,龐蘇青老人將血參倒進一個蛇皮袋子裡。她說:「今天早早出來,忙了一天,大概能撿50斤,曬乾後有十來斤,能賣70多塊錢,和給人家打零工差不多。」
向大河鄉土投稿,請將圖片和文字打包發送至郵箱:359354501@qq.com,我們將多平臺分發,竭誠為您服務。
及時獲取更多圖文信息
請關注「大河鄉土」企鵝號
或「大河鄉土」頭條號
請掃描上圖二維碼或點擊頁首「大河鄉土」關注此公眾號
此公眾號所發圖片及文字均為原創,媒體及商業媒介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