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41歲醫生去世,曾拍攝胃腸外科醫生的一天:7:30到單位

2021-02-23 醫院院長

本號值班微信:yyyzwsgzh,歡迎醫療人添加

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胃腸外科醫生莫湘瓊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年僅41歲。其同事朋友圈出現大量悼念文章:

莫醫生平常還積極做科普,開通了頭條號和視頻號。

在網絡搜索發現,因為表現突出曾經一人抱回兩個國家級獎項:10月18日至20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三屆中國健康服務業大會暨中華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健康管理學學術會議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中大五院胃腸外科莫湘瓊醫生獲得「2019中華健康管理優秀科普作品獎(文字類)」和「中華健康管理健康科普演講比賽三等獎」。

這是近期第二個去世的41歲年輕醫生:又一年輕醫生猝死,妻子是急診科醫生:到家時,丈夫已經死亡 2020年12月月初。

2020年12月31日,安徽一年輕醫生去世,年僅40歲。新年第一例醫生猝死:年僅40歲,對家人的唯一安慰竟是……

對於章琦的一篇報導,題目是連續奮戰28小時不休息:

對於汝陽中醫院李曉寧的視頻報導,出現比較多的一個詞是:累死的。

莫湘瓊的一個胃腸外科醫生的一天裡則說:習慣了7:30到醫院……

一個從醫30年的專家說:中國的一線小醫生蠻可憐的。

在百度搜索其名字,點擊進入醫院官網,其介紹已經被去掉。只能通過百度快照查看了:


(防失聯,可以加值班微信:yyyzwsgzh)


本號由近百位醫院管理專家及十幾位醫療觀察者發起,陸續推出思考醫療市場的原創稿子,兼做新聞。不少文章被轉,凡是署名譚梅的稿子都是由本號顧問團所寫,請按格式署名來源,格式為:醫院院長微信公眾號(yiyuanyuanzhang),譚梅,譚梅不是一個人。


溝通郵箱:yyyzwxgzh@163.com。對於來稿,默認為原創。

相關焦點

  • 父親患癌去世後到醫院敲詐威脅醫生,台州一男子被刑拘
    近日,台州市三門縣公安局海遊派出所聯合縣局治安大隊成功查辦一起連續無理騷擾、敲詐威脅醫生的尋釁滋事案件。3月10日,三門縣人民醫院報警稱:張某(男,33歲,三門人,死者家屬)多次無理糾纏單位醫生。三門縣公安局領導聞報後高度重視,當即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小組,全面展開偵辦工作。
  • BMJ:外科醫生為什麼比內科醫生更帥?
    導讀:《英國醫學雜誌》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外科醫生的身高顯著高於內科醫生;對照組相貌得分顯著高於外科醫生和內科醫生
  • 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 MDT專家委員會10月30日在太原市正式成立
    今天,由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主辦、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和消化微創外科承辦的山西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MDT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胃腸腫瘤MDT學術研討會在太原市并州飯店隆重召開。靳宏星副院長代表山西省腫瘤醫院在MDT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及學術研討會致歡迎辭!
  • 【Assbender】漢尼拔:外科醫生的袖口
    圖源:http://thecatsred.tumblr.com/post/52207434674可是你有沒有注意過,有些西裝袖口有四個扣眼兒卻只有三顆紐扣?其中一個來源是納爾遜勳爵(Lord Nelson)控制年輕海軍校生和新海軍用袖子擦鼻子。但是功能性的紐扣(Functioning buttons )則用來合閉真正的扣眼,一般稱之為「外科醫生的袖口(surgeon's cuffs)」。如今,外科醫生的袖口只是一種款式,然而一開始製作出來是為了更實際的功能。
  • 吸菸果然害人害己:外科醫生勸阻年輕人吸菸,被其一拳打死
    2017年5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Box Hill醫院,24歲的約瑟夫·埃斯邁利(Joseph Esmaili)和其朋友就在醫院休息室吸菸,而這裡是非吸菸區,該院外科醫生派屈克·普裡茨瓦爾德·斯蒂格曼(Patrick Pritzwald-Stegmann)看見後就過來勸阻,但是約瑟夫·埃斯邁利不但沒有聽勸,而且還對他大吼道:「滾開!」兩人在醫院休息室發生了衝突。
  • 7人在電梯裡圍毆1名醫生
    10月30日,網上流傳著一張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向當地衛健委提交的《關於我院李健醫生慘遭惡意傷害的情況匯報》文章截圖,稱「我院脊柱外科李健副主任醫師今日下午赴南京金陵司法鑑定所參與患者葉申田醫療鑑定聽證會,下午17時在鑑定完畢進電梯後被7名家屬圍毆(南京沙洲派出所已調取電梯監控證實),多次出現意識不清。」同時還稱,李健醫師目前診斷為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頭部外傷,疑似脊髓損傷。
  • 醫者仁心,胃腸甲狀腺外科為維吾爾族重症肺炎患兒募捐善款
    今年已經13歲的患兒小熱個兒不高,看起來只有六七歲的樣子,十分瘦弱,和外婆共同生活。因其外婆無工作,且年事已高,祖孫倆只能靠低保維持生計,相依為命。今年10月初,小熱開始出現食慾減退、間斷腹痛、咳嗽等症狀。
  • 區中醫院醫生張衛東:從外科到耳鼻喉科,幹一科,愛一科!
    作為區中醫院耳鼻喉科醫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張衛東在耳鼻喉領域鑽研了26年,幫助患者解決了許多耳鼻喉方面的難題,但鮮少有人知道,張衛東最開始並不是一名耳鼻喉科醫生,而是一名普通外科的醫生。1983年,張衛東來到合川中醫院成為一名外科醫生,過上了和聽診器、手術刀打交道的日子,此後11年,他一直在外科門診、病房、手術室裡兢兢業業地工作,但外科並不是他行醫道路的最終「歸宿」。
  • 【喜迎黨代會】救死扶傷履天職——訪外科醫生高雄偉
    12月22日下午,去重症監護室再次查看了潘阿婆的病況後,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高雄偉將這一消息告知了病人家屬。   生與死,往往只是一瞬間。對這句話,高雄偉深有感觸。昨天中午,80多歲的潘阿婆因突發腦梗塞暈倒被送至醫院,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緊急手術才脫離生命危險。「如果救治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說起當時的場景,高雄偉仍心有餘悸。
  • 醫生的醫生:病理醫生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有執照的病理醫生僅有9000餘人,按照每100張病床配備1名-2名病理科醫師計算,缺口高達4萬-9萬人。很多醫院,對病理科的發展並不重視,在很多人的眼裡,病理科也不重要。可是,在我外科醫生眼裡,病理科醫生又是怎麼樣的呢?兩年前,我去新疆做援疆醫生。
  • 被捅醫生搶救的醫院,又一醫生被針管襲擊,注射物系有毒除草劑!
    今日(1月27日)11時40分許,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發生一起傷害案件,犯罪嫌疑人裴某堂(男,76歲,南昌縣岡上鎮人)持針管將該院醫生曾某梅(女,51歲)扎傷。1月27日,有網友發文稱,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生一起傷醫事件,有病人用針管襲擊了該院一名門診醫生,醫生隨後暈倒,正在急診科搶救。
  • 醫生:不是豆漿惹的禍
    近日,記者採訪了寧波多家醫院的乳腺外科主任。醫生們都表示,沒有任何臨床試驗可以證明豆漿可以導致或誘髮乳腺癌。至於網上傳的喝豆漿導致體內雌性激素偏高,醫生們猜測,這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的,也可能是服用了有人工添加的保健品。
  • 3根鋼筋刺穿男子胸腔,最長一根有30多釐米,消防、醫生合力救他一命
    錘子、老虎鉗這些五金用具成了醫生手中的另一把「手術刀」,為的就是從三根鋼筋中救下患者的生命。這三根鋼筋,最短的19釐米,最長的30多釐米,它們是從同一個人身體裡拔出來的。【他與死神擦肩而過】11月3日下午,河南省人民醫院D27手術間。有的醫生手拿錘子,在患者的腹腔內敲擊,如履薄冰地用力。有的醫生手拿老虎鉗,蹲在地上,在患者的後背小心翼翼地用力。
  • 默哀:一麻醉科醫生手術室自殺身亡!
    哎,隨意吧,反正我也了無牽掛」2017年9月21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名麻醉科規培醫生將麻醉藥物推入自己的靜脈,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據知情人士透漏,在手術室裡自殺身亡的這名年輕醫生是08級7年制的規培生,已在醫院規培了三年。
  • 機車「醫生」的一天
    在火車風馳電掣的背後,有一批默默奉獻的維修技術人員,他們每天為火車「體檢」、「診斷」、「開方子」甚至「動手術」,被稱為「機車醫生」
  • 通宵上班後,鎮雄90後醫生暈倒手術臺
    1月17日下午一段視頻在網絡傳播鎮雄縣人民醫院一醫生在手術中暈倒記者從該院獲悉這名醫生暈倒的主要原因是低血糖加長時間的疲勞工作經過救治後,已無大礙視頻顯示,上午11時許,在一間手術室內,幾名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名患者做手術。
  • 2019年11月胃腸外科專家門診排班表
    毛勤生、秦 軍、李 鵬李 鵬11.26星期二朱建偉、馬利林、梅廣林、胡衛東朱建偉11.27星期三劉建明、崔小鵬、吳 寒吳 寒11.28星期四徐美榮、章文毅、薛萬江、錢 飛劉建明11.29星期五樊 勇、劉建明11.30
  • 外科醫生講黃段子,汙得也是沒sei了
    通常的一級手術,就是一臺單口相聲,帶教一個人說著,實習生在旁邊拿著拉鉤在當聽眾,那麼這時候這臺相聲,哦不,這臺手術的關鍵不在於說的人說得好不好,而在於,聽的人,笑的是不是時候 =)到了二級手術,那就變成對口了,聽眾變成了護士和部分局麻的患者,大部分時間主治在逗著,住院醫捧著,捧得好壞見人見智,一臺對口說得好壞,看護士姐姐被叫出去多拿器械的時候會不會罵人就知道了。
  • 江西一醫生查房過程中遭歹徒襲擊,不幸去世
    今天上午,據江西吉水縣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該院心內科醫生胡淑雲在病房查房過程中,突遭歹徒持刃襲擊受傷。經專家聯合救治,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27日凌晨3時12分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不幸去世。對此我們深表痛惜和哀悼。
  • 病人說:外科醫生真的好喜歡八卦啊……
    導讀:關於外科醫生在手術中聊八卦的事,醫生們寫過不少文章來說這事兒了,這一次,換個角度,聽聽手術臺上的患者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