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催化熱水解-鳥糞石結晶技術回收養豬糞水氮磷及其作為肥料的潛力

2021-02-28 農業環境科學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濤副教授團隊採用催化-熱水解(TH)與鳥糞石結晶相結合的工藝對養豬糞水磷氮的轉化回收進行了研究,並對其產物作為肥料的潛力進行了考察。相關成果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6.551)。

該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聯合德國霍恩海姆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香港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共同完成。近年,張濤副教授在農業廢棄物養分循環與利用領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在Green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Waste Management, Chemosphere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德國際合作專項等項目的資助。

閱讀論文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Catalytic–thermal hydrolysis enhances P and N conversion from swine manure.

•Mixture of HCl and H2O2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rmal hydrolysis.

•Struvite supplies recycled P to promote early growth of wheat in hydroculture.

Phosphorus (P) and nitrogen (N) recovery from swine manur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biomass valorization. In this study, a catalytic–thermal hydrolysis (TH) process combined with struvite crystall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to promote P and N conversion from swine manure. Its potential as a phosphate-based fertilizer was investigated. Two periods for P solub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were observed, i.e., an initial increase with reaction tim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as treatment continued. Nitrogen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reatment of swine manure by catalytic–TH with HCl + H2O2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for P and N solub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With a Mg2+/PO43− molar ratio of 2.49 and a pH of 9.11, the struvite crystallization efficiency from the supernatant after catalytic–TH with HCl + H2O2 reached 99.2%. Hydroculture bioassay showed that struvit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arly growth of wheat. The P concentrations in both root and shoot tissues for struvite treatment were more than two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oluble P. These encouraging results warrant further studies on the conversion of biowaste given that recycling nutrients sources may outperform traditional synthetic fertilizers.

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最好歷史時期。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增」,連續三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其他重要農產品也是豐產豐收、供應充足。但也要看到,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中各類廢棄物亂扔亂排亂放問題突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短板。例如養豬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糞水,對農村環境構成嚴重威脅。養豬糞水含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如磷和氮。磷(P)是生物體中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但其主要來源(磷礦)是不可再生的。氮(N)是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資源,也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潛在誘因。因此,從養豬糞水中回收磷和氮,對於預防環境汙染和養分循環利用都非常重要。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採用催化-熱水解(TH)與鳥糞石結晶相結合的工藝對養豬糞水磷氮的轉化回收進行了研究,並對其產物作為肥料的潛力進行了考察。TH處理養豬糞水實驗發現:P的增溶和轉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隨初始反應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而後隨處理時間的延長而減少;氮轉化效率則表現出隨溫度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趨勢。HCl + H2O2催化TH處理養豬糞水時,P和N的溶解轉化呈現最佳效果。在鳥糞石結晶回收階段,當Mg2+ / PO43-的摩爾比為2.49、pH為9.11時,催化熱水解處理後的上清液中鳥糞石結晶效率達到99.2%。水培實驗發現,鳥糞石對小麥的早期生長具有積極作用,在鳥糞石處理組中小麥根莖組織的P含量比磷酸鹽處理組的P含量高兩倍以上。

聯繫作者:張濤,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Email: taozhang@cau.edu.cn

責任編輯:宋瀟

校對和審核:張陽  王農

農業環境科學--推薦閱讀

用科學的力量   保護農業環境

研究|觀點|專訪|資訊

相關焦點

  • 中鎢優品|​​半導體光催化材料:黃色氧化鎢
    黃色氧化鎢(即大家熟知的三氧化鎢/WO3)是一種典型的n型半導體材料,因具有高的太陽能利用率、良好的可見光響應性和較強的抗光腐蝕性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
  • 養殖好項目:養殖水虻 大有前景
    水虻是一種蠅類昆蟲。主要功效是處理餐廚垃圾,水虻幼蟲的糞便又是天然的有機肥料,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真正做到無公害,綠色環保。
  • 常見中的罕見——草酸鈣結晶
    ,尿液中可以經常見到草酸鈣結晶,因此,草酸鈣結晶被認為是一種生理性結晶,一般無臨床意義。       尿液中的草酸鈣結晶一般分為三類:一水草酸鈣、二水草酸鈣和三水草酸鈣,在腎結石中,主要是一水草酸鈣和二水草酸鈣。草酸鈣結晶溶於鹽酸,但不溶於乙酸和氫氧化鈉。     一水草酸鈣結晶又被稱為Whewellite結晶,以英國科學家William Whewell的名字命名,一水草酸鈣是最穩定的草酸鈣結晶形式。
  • 豬糞變綠金,豬農夜夜好眠
    豬糞變綠金,豬農夜夜好眠轉載自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 版權問題請聯繫
  • Chemosphere專輯:氣體汙染物的生物淨化技術
    生物技術因其效率高、對環境影響小、工程應用簡單等優點,已成為一種經濟有效的空氣汙染治理方法。近年來,各種新型的生物工藝和物化-生物耦合處理工藝出現和發展,表現出巨大的潛力。本期專輯彙編了與氣體汙染物的生物處理相關的科學技術和最新進展。通過此專輯,讀者能夠全面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
  • 陳進生研究員團隊在大氣環境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研究論文
    該論文基於長三角地區(南京、上海和寧波)大氣PM2.5中多環芳烴(PAHs)和硝基多環芳烴(NPAHs)的季節性觀測,研究了不同PM2.5汙染條件下PAHs和NPAHs的分布特徵、主要來源及其人體的健康風險,相關成果有助於評估空氣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細顆粒物(PM2.5)引起的空氣汙染在全球範圍內增加了腦血管疾病、肺癌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致死風險。
  • 催化燃燒效率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市場從UV光催化、活性炭棉箱等會逐漸過渡到RCO和RTO的技術上,如果有低能耗、高效率的技術方法,會起到市場的特定佔有率,會壟斷市場,我們非常期待這樣的技術能夠出現(個人比較推崇:生物講解法)。    催化燃燒效率只能達到95%?
  • 這年頭豬糞比豬還寶貝,美國已經用上豬糞新能源發電!
    曾幾何時,豬糞一直是汙染水源的惡魔,而如今農民和能源公司正受惠於這個「新能源」。
  • 太陽能板遭鳥糞轟炸!小小鳥糞嚴重影響發電性能!
    臺電在高雄永安鹽灘地興建的太陽能光電廠,因位處於候鳥聚集的永安溼地,太陽能板常遭到鳥糞攻擊    更傷腦筋是,溼地內大批候鳥棲息,太陽能板常被鳥糞轟炸,每半年花8、9萬元僱工來刷洗,增加成本,再生能源處儀電課長王秋賢無奈說,為維持發電效能,不洗不行,要趕快把損益平衡回來。
  • 特別關注 | 稻草變黃金:生物質電催化轉化實現綠色高效升級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所在生物質電催化轉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生物質平臺分子—糠醛的綠色電催化轉化升級。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應用催化》上。生物質作為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資源產生方式,被看作是替代化石能源製備燃料與化學品的重要途徑,其中纖維素作為生物質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佔生物質組成的40%—60%,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非糧碳水化合物,對其催化轉化製取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如何將纖維素初步衍生的平臺分子,進一步催化轉化得到更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已成為能源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確認的5個城市規模循環水戰略
    阿姆斯特丹因將「水再利用技術與教育計劃和認可使用」相結合而受到讚譽。荷蘭一項到2050年實現全國性循環經濟的戰略正呼籲修訂歐盟化肥法規,以促使從汙水中產生肥料。此外,荷蘭還鼓勵當地斷開雨水收集系統,在新建築中設計綠色屋頂。「以學生和市民為目標,阿姆斯特丹打算提高人們對水再生利用好處的認識」。
  • 水的「結晶」實驗,萬般神奇.不看後悔!
    貼「癌症」標籤的水結晶,醜陋難看        這項實驗證明,水可以隨著人的想法而變得可愛或醜陋,同時人的身體70%以上都是水分,也就是說人身體的好與壞跟自己意念的善與惡有著極大的關係,同時也證實了我們古人講的一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宜悅空氣淨化機技術簡介
    室內汙染源核心技術:3M靜電駐極+N95無紡布60分鐘去除pm2.5能力對比 TiO₂二氧化鈦過濾網:利用光觸媒催化淨化技術祛除空氣中的有機汙染物具有以下特點:>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反應條件溫和(常溫常壓)可以將有機汙染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小分子,淨化效果徹底;光觸媒催化劑化學性質穩定,氧化還原性強,不存在吸附飽和現象,使用壽命長智能感應技術
  • 劉建明:肥料企業需要重新認識土壤,抓住土壤修復與改良的商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在會議上分析了我國肥料產業在農業轉型大背景中新的商機:土壤修復與改良。劉建明認為,在當下人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土壤,對土壤的認識不能再僅僅是農業生產技術,更應該認識到它還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正處在轉型期的關鍵節點上。
  • 這家企業獲評「2020年有機類肥料行業知名品牌」,四川唯一!
    ,會上宣布:中農潤澤是四川唯一一家榮獲「2020有機類肥料行業知名品牌」的企業。「2020有機類肥料行業知名品牌」公益申報工作是今年8月,由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聯合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檢中心啟動,本次會議邀請了有關專家就有機肥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對行業的指導意義等做主題報告。本次會議全國有多家肥料企業提名參選,最終經過大眾投票與專家評審評出15企業家頒發「2020有機類肥料行業知名品牌獎」。
  • 垃圾回收一步到位,廚餘變肥料
    Tero發起地區加拿大目標金額70,000CAD籌集金額1,660,390CAD(至今,項目未結束)完全進度2,372%(至今,項目未結束)支持人數3,752(至今,項目未結束)最低價格450CAD上線時間2019/10/15-2019/11/14文/大智垃圾回收大戰如火如荼,作為普通人也可為綠色回收出一份力
  • 【產業要聞】太陽能板遭鳥糞轟炸 影響發電效能
    臺電在高雄永安鹽灘地興建的太陽能光電廠,因位處於候鳥聚集的永安溼地,太陽能板常遭到鳥糞攻擊,像轟炸機炸過一樣,留下滿堆白點,不僅影響發電效能,且每半年就得靠人力清洗,令臺電傷透腦筋;但保育團體不領情,直言光電廠本就不該蓋在溼地,「拼到了環保,卻犧牲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