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
家園君個人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轉載自《明報》;更多內容請登陸網站)
一名加拿大斯高沙省的男子使用7.5萬點飛行裡數積分,換取一張從哈利法斯市飛往英國曼徹斯特市的機票,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則要求他額外繳付781元,當中的697元為燃油附加費,因而指責航空公司「搶錢」。
該名男子卻指,航空公司開始徵收燃油附加費時,每桶原油價格高達100元,如今油價已回落至40元一桶,質疑航空公司濫收費用。
阿登(Geoff Ardern)原本訂了機票,於今年初起飛,卻礙於當時健康問題,被迫取消機票。
其後,他使用飛行裡數積分(Aeroplan)訂了一張由哈利法斯市往曼徹斯特市的商務客位機票,再另加781元。
這樣一張商務客位機票的原價為6,300元,經濟客位則為1,100元(或6萬分)。當阿登翻看機票單據時,發現他額外支付的781元中,有697元屬於稅項及費用、附加費總項。
他認為若697元屬於燃油附加費,航空公司收取的費用未免太貴,更指責對方「搶錢」。
加航發言人菲茨派屈克(Peter Fitzpatrick)則表示,航空公司在2008年開始,將燃油附加費融合到基本票價內,但那只限於往來美、加兩地的航機。
至於其他航機,加航最近已將原來的燃油附加費改成航空公司(carrier surcharge)附加費;其後,航空公司將有關費用融入航空運輸費用之內。
有關收費是航空公司向乘客收取,用以應付經常波動及難以預測的運作成本,當中部分收費多少是與乘客的飛行日子有關。
加拿大飛行裡數計劃的發言人普爾(Christa Poole)則表示,附加費的多寡須視乎航空公司本身,同時亦受航線及那種服務質素而定,通常由不足100元至數百元不等。
飛機乘客維權人士盧卡斯(Gabor Lukacs)認為,燃油附加費只是航空公司用來「搶錢」的名目,令人難過的是,航空公司可任意妄為。
但飛行裡數積分計劃的負責人Jean Mayol則辯護,加拿大所有會員計劃都收取不同種類的附加費,費用均是由航空公司自行釐定,這情況絕非加航所獨有。
航空公司在收取費用時,需要遵從業內一些準則。他又提醒乘客,飛行裡數積分計劃分兩級制,各有好處,其中一級,會員毋須繳付附加費。
會員使用飛行裡數積分換取機票時,應了解清楚兩級的分別,再按自己需要換取機票。
家園商業推廣:ad@iaskca.com
(可以支付寶和信用卡付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