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呀!
打卡過巴黎經典景點的你,一定臣服於羅浮宮建築群的氣勢恢宏,
也一定驚嘆過聖母院花窗的光與影,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由來源於巴黎早期採石場的石塊建成,曾經不見天日的普通石頭,成了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蹟;
而當初設計和建造他們的巴黎人,卻可能長眠在這些採石場、現在的地下墓穴裡,不為人知。
位於巴黎14區的Catacombes 巴黎地下墓穴,留存著6百萬巴黎人的骸骨,絕對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沿著130多級臺階盤旋而下, 在這一米多的隧道中,一側是石牆,另一側即是骨頭牆,零星的拉丁文銘文在提醒遊客,這些也曾是鮮活的生命。
△入口,更多圖片可以自行搜索
走出這個地下王國,如果燦爛的陽光和溫潤的空氣還是不能緩解你緊張壓抑的情緒,距離500米處的米其林必比登小館子Aux enfants gâtés一定能夠治癒你。
撥開門帘就看到流行的大蜡燭發出融融的光。
店面很小,靠牆的一排座位到底就是廚房的窗口。
整體深藍色設計很適合夜晚。
△和店名呼應的小卡片設計
Amuse-bouche看起來很像一碗茶,整體口感很清淡:健康的lentille小扁豆;褐色的啫喱物吃起來像紅燒魚的魚凍,其實是海藻瓊脂;最下的cream只負責奶香。
他家的頭道都很可取:烤牛油果和明蝦,撥開來還發現一塊清甜的西柚果肉。
蟹肉塔上堆了密密的鯡魚子,下面堆滿了海藻瓊脂,感覺這道應該叫深海觀光。
三月初,綠蘆筍是個不錯的選擇,炸雞蛋很像國內的虎皮雞蛋,不過心是流黃的。
主菜多為紅肉,我選了唯一的白肉--鱈魚。魚肉少了鮮美,倒是配的炸魚球和菊苣味道更甚一籌。
牛臉肉是法餐常用的食材了,糖漬(glacé, 感謝術語翻譯)的板慄做top,醬汁偏酸,解膩。
熬燉了八小時(幾乎所有店家都會說的話)的羊肉和它的好伴侶medjool椰棗,下面是纖維略粗的紅薯泥,影響了口感。
甜品基本中規中矩,巧克力慕斯,奶油的果仁碎很加分。
和fondant cheesecake,結結實實的芝士奶油做底,即使是清爽的芒果冰淇淋也蓋不住的厚重。
吃到一半還發現牆上貼著各種廚房術語和一些經典菜譜,蠻可愛的:
△各種醬汁做法
總的來說,環境溫馨,價格平民(37一套),前菜整體水平高於主菜,是吃個便飯的好選擇。
注⚠️:Catacombs 巴黎地下墓穴,位於14區Denfert-Rochereau附近的地下20米處。在18世紀初,巴黎爆發大規模瘟疫,出於公共衛生的考慮,『採石場向墓穴過渡『的想法應運而生。幾處大公墓的搬遷,近6百萬巴黎人的骸骨,成就現在的獨特風景。
Wish you all a good way (胃) to love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