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說,「一粒種子能改變一個世界。」然而,在農業生產的大地上,有多少人為將那一粒粒優質高產的種子播種到大地上而披星戴月,到處宣傳、到處指導,到處培訓,將一粒粒種子、一項項高產栽培技術帶到田間地頭呢?
牛俊義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數十年如一日的科技興農的「老黃牛」。
他經常帶領團隊人員到貧困地區,開展科技興農,大力引進和推廣適宜當地種植的作物新品種,並培訓和指導農戶掌握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
在會寧、漳縣、通渭等地,牛俊義老師累計引入新品種17個,選取適宜種植的新品種4個,針對性地提出增效種植技術與模式3種,開展栽培技術培訓及田間指導96期,培訓了農業技術人員及農戶4895人次,培養了一批技術能手,成為了科技興農中帶頭人,帶動了群眾們生產致富。為當地產業發展、種植業結構調整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群眾脫貧致富的好幫手,是新時代新徵程的播種者、奉獻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
牛俊義老師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40多項,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6項,地廳獎8項,申請實用性專利3項,制定地方標準6項,出版專著7部;在《FieldCrops Res》、《Int J Life Cycle Assess》、《Crop Sci》等國際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1篇,在國內權威期刊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
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牛俊義老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幹了三十多個年頭,一直任勞任怨、謙虛謹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一位卓越的栽培技術專家。
有人說,用心者,必將獲其道;獲其道者,必將盡其心;盡其心者,必將傾其力;傾其力者,必將成其功。牛俊義老師就是這樣一位用心者、獲道者、盡心者、傾力者,他用近四十年的青春與熱情、勤奮與汗水,為旱農大地上的農作物譜寫了一曲生動的豐產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