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趣味生活寶庫」,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人體免疫功能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身體健康的舉出,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吃飯!
有的朋友想,我都吃了幾十年的飯了,這又什麼難的?但是您真的會吃嘛?別著急回答,接下來一起看看海外科學家15年前的一個實驗:
專家將200隻猴子平均分成了兩組,一組猴子不加以控制飲食,餐餐吃到飽,而另外一組猴子則嚴加控制,只能吃七分飽。
10以後,第一組不控制飲食的猴子就已經有一半去世了,死去的猴子大都患有脂肪肝、肥胖等疾病。而飲食加以控制的猴子僅僅死了十來只。
看完,這個實驗,您還覺得您會吃飯嘛?
關於食量的選擇,鍾南山院士表示「吃太飽」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下面一起通過視頻來了解下!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全文!
「少食」在飲食領域裡是有科學定義的,吃至七分飽即可。
那怎麼樣才算是「七分飽」呢?——感覺胃裡還沒有裝滿,吃飯的速度會變慢,若是這個時候停下來,也不容易變餓,也不會發胖。
但是,要怎麼做才能控制好每餐「七分飽」呢?
⑴兩餐間隔4~6小時
吃飯的時間要把控好,兩頓正餐的時間不能間隔太短,否則上一頓的食物還在消化系統裡沒能消化完,下一頓的食物就進來了,這大大影響了腸胃和消化功能。
兩餐最佳的間隔時間,應該是4~6個小時,這恰好是能夠很好的將食物消化吸收利用的時間。
⑵細嚼慢咽30分鐘
大腦從察覺到人體吃飽,到給發出指令的時間大約是十幾分鐘,而若是你吃飯太快,大腦還沒反應過來,就將胃給吃撐了。所以一頓飯的時間最好為30分鐘,細嚼慢咽幫助人體消化完食物。
如果您還想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閱讀後,給文章點個「在看」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