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牛排老店Peter Luger 紐約時報名家竟評「零分」

2021-02-25 世界北美通

擁有132年歷史的牛排老店彼得盧格(Peter Luger)是紐約市最為著名的牛排館之一,近些年也成為不少華裔遊客必到的地標性餐館,但是紐約時報著名餐廳評論家威爾斯(Pete Wells)近期卻給了該餐館零分評價,在網路和社群媒體上引發激烈議論。

著名的彼得盧格牛排館。(記者王若馨/攝影)

威爾斯在近期前往彼得盧格後,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言詞犀利的負面文章,而且破天荒地給予該家久享盛名的著名牛排館零評分。

威爾斯在文章中寫道,1990年代自己前往該家牛排館用餐時,因該餐館僅限現金收費,讓他最後不得不拿著空蕩蕩的錢包走出餐廳,但是它的牛排帶給他難以取代的滿足感,所以即使一年只能負擔得起一次在那裡用餐,仍覺得物有所值。

但是在最近一次前往用餐卻讓他大失所望,他用「平淡無奇」形容店內提供的馬鈴薯、「太乾且幾乎呈現粉狀」,而最著名的牛排也讓他覺得「大失所望」。

此外威爾斯對於餐館的服務以及酒單也十分不滿,稱餐館的服務「陳舊、非人性化」;他指出餐館管理者讓顧客到吧檯點酒類,回到餐桌點食物,讓他不得不支付兩次帳單與小費,而即使餐館後廚仍在工作,在2時30分之後店內便拒絕提供午餐菜單上的食物。

彼得盧格著名的招牌牛排。(記者王若馨/攝影)

彼得盧格擁有132年歷史,至今還保留著米其林一星的榮耀,首次得到如此負面的評價引起不少爭論。

一名網名Margarit的網友在威爾斯該篇文章下留言表示,2009年她在生產孩子後最想吃的食物就是彼得盧格的牛排,這足以證明當年在她心裡的位置,「但是之後每一次光顧都讓我越來越失望」,直到兩年前決定不再前往。她還說,每次她和別人說起該家餐館都會遺憾地表示「你還記得當年這個餐館有多麼偉大嗎」。

但是也有不少彼得盧格忠實粉絲認為,這家牛排一如既往地好吃,來自芝加哥的遊客黃女士表示,雖然不認為彼得盧格是一家令人很舒服的餐館,但是第一口吃下去才知道牛排居然能烤得如此好吃,「嫩而多汁且不帶血,焦而不苦,真是人間美味。」

彼得盧格仍在繼續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遊客前往,中國廣東的劉女士在一個月前抵達紐約時,就向朋友提出一定要吃一頓彼得盧格的牛排,而很容易便訂到位子讓她非常驚訝,到評價牛排口味平淡無奇後,她依舊決定拍下照片留念。

劉女士說「我覺得中國現在有很多西餐館的牛排都比彼得盧格牛排更加美味,但過去大家將這家牛排館放在不可動搖的位置上,讓我質疑是否自己不懂得品嘗,我也許會建議第一次到紐約旅遊的朋友試一試這家百年老店,但自己不會再去了。」

彼得盧格業主史託其(Jody Storch)表示無法接受威爾斯的評價,他回應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堅持為顧客提供最好的牛排。」

·END·

美國心‧世界情

微信號:世界北美通

相關焦點

  • 時報廣場千人睡街 呼籲關注遊民危機
    美聯社  綜合《紐約時報》及NBC新聞報道,參加者奧謝及尼蘭於7日晚上來到時報廣場的行人廣場,鋪上一塊藍色墊子,為接下來整晚的「遊民生活」做準備。當然,他們比真正的遊民要舒適得多,枕頭、瑜伽墊、睡袋等一應俱全,而且更有人帶著薯片及毛公仔一起參加。
  • 陶傑【843】美國也有「臭蟲論」
    閱讀往期:陶傑【842】酒店要與時俱進美國東岸知識份子名牌雜誌《紐約客》的一名作家在視像會議中手任,被抓現形,《紐約客
  • 紐約標誌性牛排店Peter Luger開始外賣並接受信用卡支付了?
    提到紐約最著名的牛排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位於布魯克林的彼得·盧格牛排館(Peter Luger Steak House)。Peter Luger自1887年營業至今,只接受現金、支票、借記卡和它們自己的Peter Luger卡,而在平時若想吃到Peter Luger,提前預定都有可能發現壓根沒有空位。
  • 脫光衣服爬上售票亭要見川普 裸體男模大鬧時報廣場
    《每日新聞》報道,曾經為時裝雜誌如《Harpar’s Bazaar Men》及《GQ》拍攝封面的男模特兒麥克林,周四早上全身赤裸在時報廣場上擾攘了90分鐘,期間大聲咆哮著川普的名字,最終從TKTS的賣票亭掉下來,結束這場荒誕之旅。
  • 派中英文傳單 籲行人勿受騙 真和尚時報廣場打假 警趕走偽和尚
  • 『突然離世』| 捷運卡幕後「大腦」 本周突然離世
    Michael Nagle/紐約時報  大都會捷運局(MTA)官員表示,捷運卡(MetroCard)幕後「大腦」及為第2大道地鐵拍板的惠勒(William Wheeler),本周突然去世。  《紐約郵報》報道,在大都會捷運局工作了32年的惠勒,是1992年推出捷運卡時的關鍵人物。
  • 中央車站走向現代化 LED板惹紐約人不滿
    Jeenah Moon/紐約時報  中央車站新換上的高科技LED新告示板,引起具有保護意識的建築師和紐約人的強烈不滿。  《每日新聞》報道,總部位於紐約的Raad Studio首席建築師拉姆齊對於以LED告示板換走中央車站標誌性的「大板」(Big Board)感到十分不滿,「他們到底在搞甚麼鬼?」
  • 『天才少年』| 臺灣天才兒童 13歲獲錄紐約大學
    中央社就讀臺北市民生國中8年級的江璟亮,曾獲英國Mensa天才協會頒發天才兒童證書,13歲的他,近日又以低齡錄取美國紐約大學(NYU)等名校,校長陳建廷聞訊後,也替他感到驕傲。據悉,江璟亮從小在家自學,在音樂、美術及各學科上都有優異表現,是個全能型的天才。
  • 她拿「牛排刀」斬首前男友母親…還狂吼:釋放靈魂!
    美國堪薩斯州的38歲女子希利亞(RachaelHilyard)與男友分手後,要求前男友的母親戴維絲(Micki Davis)到家裡收拾孩子的東西,沒想到兩人爆發衝突後,希利亞將戴維絲打暈,再用「牛排刀」將她的頭砍下來,並宣稱是在釋放靈魂
  • 『裸胸遊行』| 紐約裸胸大遊行盛大起步
    第十屆「裸胸大遊行」。
  • 槍支子彈辣椒水銷售暴漲 紐約槍店「彈盡糧絕」
    紐約疫情爆發後,華人微信圈不時流傳著美國民眾囤子彈、各地華人建互助微信群的消息。一些華人也因此擔憂一旦疫情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社會動盪,產生暴亂。紐約市曼哈頓及長島的槍店均表示,在過去近一個月中,槍支、子彈及辣椒水等武器及防護物品銷售量暴漲,槍店出現「彈盡糧絕」的情況。
  • 社交網站facebook淪為軍火「超市」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大批身處戰亂地區的黑市軍火商,透過fb的非公開或秘密群組,兜售各式各樣的武器,尤其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勢力範圍最為猖獗。網上供應的商品更是應有盡有,包括手槍、手榴彈、重型機關槍及制導火箭炮,猶如「恐怖分子超市」,當中部分更懷疑是來自美國向伊拉克及敘利亞供應的軍備。
  • 法拉盛商業中心冷冷清清 「黑色星期五」百年來最慘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2020 年感恩節商業,感恩節當天傳統吃過火雞晚餐之後,法拉盛大小商店提前開打「黑色星期五」商品折扣戰,拉開美國零售業最好生意的「黑色星期五」帷幕活動停擺。受到近期確診人數急升,第二波疫情來臨的陰霾影響,皇后區商業重鎮法拉盛感恩節氣氛平淡,最大型綜合商場天景豪苑只有一家中式超市營業,商場落下鐵閘不開門,連鎖百貨公司梅西與電商百思買均更改「黑五」時間到27日上午才開門,過往感恩節當晚開打「黑色星期五」,搶購平價貨消費者大排長龍的熱鬧現象消失。
  • 愛不厭詐:爸爸鼓勵我考零分!
    反正這些該死的試題我平時就有五分之三不會,考個零分不是什麼難題吧?第一題是這樣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美國人民反擊納粹的時任總統是誰?下面有三個備選答案:卡特、羅斯福、艾森豪。我知道是羅斯福,卻故意在答題卡上塗下了艾森豪的名字。接下來的幾道題都是如此。可畢竟試題是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出的,試題的難度不斷增加,甚至很陌生。
  • 網友DIY「冰箱養牛排」竟狂冒小圓珠!專家解析乾式熟成的成功關鍵
    乾式熟成牛排近年來頗受歡迎,網路上更興起一波DIY自製風潮,就有一名來自臺北的吳先生在家嘗試動手做,沒想到19天後,肉塊上竟然出現一顆顆小圓粒,
  • 長島再添西門子獎金牌 NASA請美女與數學同臺《長島紐約要聞通訊》第110期| 20171206
    【《紐約時報》2017年度十大好書出爐】本年度最佳書籍出爐,由《紐約時報》書評版編輯評選。1.《秋天》(Autumn)阿裡·史密斯(Ali Smith)著2.《退出西方》(Exit West) 穆辛·哈米德(Mohsin Hamid)著3.《彈球盤》(Pachinko) 李敏金(Min Jin Lee,音)著4.
  • 全球第一…俄推新冠疫苗 普亭女兒也打了 「相當有效」
    全球大國紛紛展開新冠疫苗競爭,美國有「神速任務」(Operation Warp Speed),中國注資數十億元研發;而普亭11日上午在電視轉播的內閣視訊會議搶先全球宣布:「今天上午,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已完成登記,這是全球首見。」俄羅斯總統普亭11日在電視轉播內閣視訊會議中宣布,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已(在俄羅斯)完成登記,這是全球首見。」
  • 用吐司機烤牛排他「連按4次」悲劇下場曝光
    一位民眾想實測國外很紅的「烤吐司機烤牛排」,準備來場浪漫的燭光晚餐,卻換來悲劇下場
  • 亞利桑那郵差熱崩「烤熟肥牛排當午餐」
    但是,美國的郵差工作時所開的郵務車竟然沒有冷氣,亞利桑那州一名郵差就用了幽默方式抗議,他拿了一塊真空牛排放在的車上,用「舒肥法」烤牛排,才一個中午的時間,牛排真的熟了,引起關注。舒肥法烤牛排是指把食物放在密封真空包裝中,放進約攝氏40到60度的機器內,讓石材均勻受熱,保持多汁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