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吳豐清
繪畫:王江薈、王社安
1、距安仁縣城15裡的永樂江大石嶺,素有「小長江三峽」之稱。江東岸絕壁上有巨石,如母親抱子朝夕虔立,相傳是古山民盼望炎帝神農重返大石救死扶傷的望聖石。
2、當年,有一對年輕夫婦,男的靠打獵為生,人稱劉壯,女的織布持家,粉面桃花,人稱何巧。小兩口生了個孩子叫「跳跳」。一家三口和諧度日,鄰裡稱讚。
3、不料,土霸主譚色早已對何巧垂涎三尺,起了歹心,挖空心思要拆散這對恩愛夫妻。
4、碰巧,官府強徵伕役,土霸主賄通官府,限劉壯十天遠徵服役。劉家三口灑淚而別,心如刀絞!何巧悲痛欲絕。
5、土霸主淫心放蕩,見縫插針,幾次上門投何巧之所好,均被轟出家門。
6、天有不測風雲,不久「跳跳」 染上了天花。一天,報復心切的土霸主以「傳染」 為名帶著一班家丁把母子倆強行趕走,何巧不從,被打得頭破血流。
7、無巧不成書,一群採草藥的人馬路過這裡。原來是炎帝神農和八隨從,卻把剛才的是非看得一清二楚。何巧見狀,連忙向前跪在神農炎帝面前央求:「救救我們母子倆吧!」。
8、土霸主仍衝著母子倆怒斥道:「快滾,傳染給了我們你要負責!」炎帝神農見欺人太甚,立即阻止,胸脯一拍反斥道:「我們負責!」土霸主見是外地人,變本加厲地唆使家丁,怒吼:「是哪方的餓鬼,敢充好漢,給我趕!」家丁們拳棍相加,一哄而上。
9、神農他們暫不理論,抱起孩子就走。土霸主不甘示弱,邊罵邊追,到了大石嶺壁洞下(後人稱為「九龍洞」),家丁一哄而上,被八隨從打倒一片。
10、炎帝神農火冒三丈,向土霸主手一指說:「該死的,變!」結果土霸主立地化成一尊「贖罪石」,至今跪在大石路旁危巖上。
11、話說炎帝神農他們帶著「跳跳」,眼看夜色漸臨,便在洞裡住了下來。神農一看孩子,滿身生皰,面如土色,便趕緊切診開方,並吩咐隨從:「快熬湯給孩子內服外洗!」大家動手,一連忙了十天十夜,孩子終於得救了。
12、與此同時,炎帝神農和他的隨從分頭走村入戶,防疫治病,送藥湯、藥丸,疫區山民個個恢復健康。
13、很快,「神醫下凡」的消息不脛而走,方圓數十裡前來求醫問病的疑難疾患者,絡繹不絕。
14、一天,炎帝神農誤食斷腸草駕崩,山民得訊,黑壓壓地跪下一大片,何巧更是號啕大哭,抱子立於「九龍洞」巖邊,日夜痴呼:「恩人回來!恩人回來!」無論日頭曝曬還是雷雨交加,何巧母子都在巖邊呼喚,整整呼了七七四十九天。
15、終於在最後一天夜晚,何巧抱著兒子在這裡呼累了,就地睡了一覺,夢中再現了神農給她兒子治好病的情景,她緊緊地抱住兒子笑了一夜。
16、次日清晨,人們路過,卻見她母子化作了一尊石像,佇立「九龍洞」邊,頭向神農魂去的香草坪瞭望。人們從此便稱這尊石為母子「望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