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拜年「賺錢」風,200禮物賺400元,幾乎村村都有!

2021-02-12 寶農

春節過年回家圖啥,無非是父母子女親朋好友的聚會,親屬間的往來,朋友的聚會,以及傳統的大拜年,今日我們談論的鄉村趣事是:鄉村興起走親「掙錢」風,200元的禮品賺回400元,老農:不如不來!變味了,本來是親情的加深變成了賺錢的機會!

很多人感覺到,這幾年過年年味淡了,許多鄉民感覺像是「假春節」,沒有了往日熱烈的現象,也沒了往日的情誼,比方說,這臘月裡準備年貨更簡略了,春節也就如過周末,無非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熱烈,等過了初一上午,鞭炮也「啞巴」了,人也散了,該回城的也都走了,年也就算過完了!

不過,雖然年味一點點的變淡,可是對於農人來說,一些傳統的風俗仍是需求堅守的,而走親屬朋友任然少不了,不過這幾年,鄉村興起了走親「掙錢」風,一些專家納悶,走親屬是送禮的怎麼能掙錢呢,老農道出了實情,句句說在心坎上,這樣的走親還不如不來呢!

走親屬拜年是一項傳統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在春節期間,是延續親屬朋友親情的一項活動,在鄉村走親屬的風俗一般從年前繼續到正月十五,其間不少地方走親屬也有先後之分。比方說一些鄉村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也有「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

在鄉村走親屬的次序,古來有之,比如:外甥走舅,閨女回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一般來說,走親屬是有來有往的,也就是俗話說的「交遊」,也有親疏之分,比方說,姑爺是「貴客」禮儀更重,禮品也比較繁多,而對於其他一般的親屬,大多掛的住面子就可以,畢竟春季走親是為了交流親情,禮太重,也會給雙方經濟帶來壓力!

不過,在這幾年,許多鄉民慨嘆,這春節走親興起了「掙錢風」,這又是為何呢?村裡劉大爺憤憤的說「今年春節,他大姨帶了一箱酒和一箱雞蛋來走親,也就值200塊錢,家裡給做了一桌豐富的飯菜,而他大姨帶來了2個孫兒。

由於孩子小春節有好面子,在鄉村有給紅包的風俗,我就每人掏了200元,兩個小孩給了400元,這一天花費了5、6百塊錢!」

其實,給小孩們壓歲錢也無可厚非,可是他大姨每家親屬都帶著,並且在飯局中,也常敲打的說,「這倆孫兒,今日跟著我走親屬掙了千八百塊錢了!」王大爺一聽,本沒打算給,也只能不甘的每人掏了200元,王大爺苦笑的說,這樣的親屬還不如不來呢!

的確,在鄉村也有「偽走親」的說法,不管是年前仍是年後,總會帶著孩子,並且還時不時的說著紅包的事,這讓許多鄉民很惡感,畢竟誰家賺的錢都不簡單,用孩子來刻意的要紅包,這樣的親屬還有必要來往嗎?

在農村,「偽走親」苦了很多農民,這紅包是給還是不給呢,很是為難!如果你遇到,回如何回應呢農村興起走親「賺錢」風,200元的禮品賺回400元,老農:不如不來!你怎麼看,你有遇到嗎?但是小編認為,大多數人還是親情交流為主的,許多的也不收紅包!我小時候去給長輩拜年,父母交代不讓收紅包,其實給紅包是禮尚往來,不能作為賺錢的方式,大家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也許被為親戚看到,這樣的陋習就會減退!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好消息:水泥路村村通還沒完,又來了新的村村通,農民高興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如今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以前泥濘的道路,已經改造成了水泥路,一直通到了家門口,出門買東西或辦事也挺方便,主要還是得益於農村的村村通工程,對於村村通,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實施,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通過村村通,改變了人們出行難的問題,不只是道路得到了改變,通信信號、農民用電難、農村沒有網絡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 我做小生意賣棉花糖,一個春節賺了2萬,當兼職副業做
    森淼嘰|賺錢|生意|創意|技術|實體|兼職|網賺|項目|怎麼賺錢|貼吧|公眾號|兒童|農村|廣場|夜市|小本生意|小吃,我是賣棉花糖的,春節的這幾天我賺了差不多
  • 別看不起農村人:瘟疫面前,農村成為最舒服的避難所!
    無論你在城市混得有多好,也無論你賺了多少錢、在城市買了多少套房,在瘟疫和戰爭面前,還是農村的老家最安全。別再嘲笑我們農村的小農經濟,我們前有地壩,後有菜園,一出門就可以採摘新鮮蔬菜。即使將我們封閉隔離幾個月,我們照樣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給自足,大不了再體驗幾個月的農民生活,幹著農活鍛鍊身體,吃著紅薯預防癌症,豈不樂乎?
  • 每天走夠4000步,每月至少賺200元?這個App被查了!
    「每天走夠4000步,每月就至少能賺200元,上不封頂……」一款名為「趣步」的App,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看似天上掉餡餅,實則套路滿滿
  • 小本賺錢生意項目,賣彩繪烏龜,一天賺幾百
    有幾百塊錢的進貨流轉資金就足夠了,剩下的就是找一個人流多的地方大膽的去賣。這個賺錢的項目,你花一百來塊錢或者幾十塊錢,(公眾號:森淼嘰)到你們當地的花鳥市場直接進貨。一般當地的花鳥市場都有批發這種彩繪烏龜的,這是從義烏那邊推廣過來的,一般的批發價也就是幾毛到一塊錢一隻。然後你批發幾十隻,先試一下,老闆一般也提供瓶子,瓶子一般也是幾毛錢到一塊錢。
  • 只為賺錢,不愛惜麥田?官方卻回應:沒在農村待過吧?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麥田停車收費10元,一天停200輛車至少收入2000元。有網友看到這不樂意了,質疑農民的這種做法,還為麥田感到可惜。23日,藍田官方則用簡單有力的話語回應了這些質疑:沒在農村待過吧。事件回顧2月17日,快手用戶@情話的金 發布的短視頻顯示,西安藍田的某景區車滿為患,很多汽車都停到了附近的麥田上。
  • 不瞞你說:農村集上看似不起眼的4個生意,利潤很大,旺季一天賺幾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工作經驗)近年來,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急劇增加。第二代農民工選擇在城市工作,逐漸感受到城市和農村的差異。
  • 村村通客車 乾淨水到家
    ●本報記者 林麗妙 特約記者 祝銀清 汪敬淼 一條條自來水管接進村民家裡,一輛輛客車駛入5米寬的村道,一座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成為文體活動、休閒健身的公共場所……近年來,蕉嶺縣著力推進農村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農村發展短板,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 拜年啦!大年初一,睢縣農村是這麼拜年的!太壯觀了!
    磕頭拜年是睢縣大地重要的過年風俗!現在在睢縣很多農村依然保留著。一起來看看農村大年初一拜年的情景吧!場面太壯觀!保證你沒見過!B:吃了孩(兒)來,我吃了有ㄧ大碗。 A:俺大爺幹撒類? A:白拿了白拿了,有,吸住類,走了哦!
  • 德州初二學生楊博超「8天賺1萬7」!怎麼做到的?
    這到底是什麼「神仙操作」這娃到底都幹了啥?竟然8天賺了1萬7?原來,楊博超在寒假期間,找媽媽要了800元啟動資金,買了400個玻璃杯和300多個桌球擺起了地攤,他稱從正月初八到元宵節,8天時間已賺17000元,還請來幫手開200元工資
  • 農村種植:農村很多荒地,種植什麼幾乎不用管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來源:二毛說農村農村很多荒地,種植什麼幾乎不用管理?看來題主又不想讓地荒,種完之後又想當甩手掌柜了。在農村就還真的有一些這樣非常適合懶人種植的作物,下面推薦幾個。
  • 樂觀 門檻低、收入高 2016這些「草根職業」能賺錢
    其實不然,有很多「草根」職業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做,並且收入也很不錯。未來五年,哪些行業就業門檻不高?又有哪些職業最有「錢途」?賺錢指數:★★★★★月嫂、育兒嫂是近年來非常走俏的職業,很多農村大媽都可以做,是名副其實的草根職業。全面放開「二孩」以後,中國的下一個生育高峰即將來臨,這將繼續催熱月嫂、育兒嫂、催乳師等職業。
  • 【104資訊】門檻低、收入高,2016這些「草根職業」能賺錢!
    其實不然,有很多「草根」職業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做,並且收入也很不錯。未來五年,哪些行業就業門檻不高?又有哪些職業最有「錢途」?月嫂、育兒嫂賺錢指數:★★★★★  月嫂、育兒嫂是近年來非常走俏的職業,很多農村大媽都可以做,是名副其實的草根職業。
  • 得不償失 男子1萬多元置辦假計程車賺不到200被罰5000
    [摘要] 一男子花費1萬多元置辦了一輛假計程車用來賺錢,沒想到剛開兩天就被抓獲。
  • 河北巨鹿:「村村通天然氣」根除散煤汙染之痛
    此圖非新聞圖片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獲悉,截至2016年12月底,巨鹿縣「村村通天然氣」工程完成投資3億元,鋪設燃氣管道1300公裡,天然氣主管網通到了所有村,實現村村全覆蓋。巨鹿也成為河北省第一個實現村村通天然氣的縣。
  • 德州初二學生楊博超因「初中生8天賺1萬7」登上熱搜榜!!!快看他是咋做到的?
    德州的初二學生楊博超,因為「初中生8天賺1萬7」登上了熱搜榜!真是又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系列這到底是什麼「神仙操作」這娃到底都幹了啥?竟然8天賺了1萬7?,8天時間已賺17000元,還請來幫手開200元工資。
  • 鄉村經營的小生意,日賺千元,抓緊行動!
    農村現在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不少人都願意留在農村經營一些小生意。選對了項目不僅可以養家餬口,甚至還能發家致富,幹出一番大事業。
  • 兼職畫畫就能賺錢,浦北小夥伴們可別被騙了!
    在家裡兼職畫畫就可以賺大錢零基礎,上手快畫得多賺得多……看到微信群上這樣的訊息,大家會不會心動了?近段時間,浦北一些微信群裡又不斷傳出這樣的兼職小廣告,在家裡上上色就能賺到錢,不少網友都有些心動,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 90後大學生炒股:班上20個男生 15個幾乎都賺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大三學生劉嘉奇表示:班上20個男生,現在有15個在炒股,幾乎都賺了錢。劉嘉奇是校園裡小有名氣的「股神」,一度以炒股激進聞名。上個月他利用之前註冊的融資融券帳號,從證券公司借錢,加了1.3倍的槓桿來炒股。一時之間,他成為同學中的牛人,經常有其他院系的同學來找他推薦股票。
  • 智慧大喇叭「聯通千家萬戶」廣播村村響「傳播慧民強音」
    標準化建設,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公裡」白水鎮全面實施村村響「智慧大喇叭」廣播工程,覆蓋51個自然村,構建了以鎮為中心、村(社)、自然村為基礎的公共廣播服務體系,把智慧大喇叭作為強化基層輿論宣傳陣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加強應急預警能力的基礎工程,按照「技術先進、保證長效」的建設原則,在農村傳統大喇叭基礎上採用「網際網路+大喇叭」技術,實現了「無人看管、定時廣播、自動開關」的智能化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