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麗妙
特約記者 祝銀清 汪敬淼
一條條自來水管接進村民家裡,一輛輛客車駛入5米寬的村道,一座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成為文體活動、休閒健身的公共場所……近年來,蕉嶺縣著力推進農村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農村發展短板,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村村通自來水完成率96%
現在不管雨多大,三圳鎮鐵西村村民鍾其勝都不用擔心家裡的自來水會變渾濁了。原來,該村最近來了一個「傢伙」,它能將山上引來的地表水,經沉澱、過濾、消毒後,通過水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村民家。記者在該村鐵山峰山腳下一處供水點看到,村民口中的「傢伙」就是有4米多高的生活飲用水淨水器。「這是鐵西村坑尾、廖屋、紅心3個自然村600多名村民的『供水廠』,每天供水量可達到85立方米,為村民提供了安全、衛生、乾淨的水。」蕉嶺縣水務局設計室副主任謝永貴說。
自2015年啟動「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以來,蕉嶺縣通過建設水源工程、引水陂、水廠(構築物)、一體淨水設備和輸供水管網等,把安全衛生乾淨的自來水輸送到千家萬戶。目前,該縣行政村自來水工程建設完成率達96%,受益人口14萬多人。
村村通客車實現率98%
在蕉城鎮龍安村,載著油菜、芥菜等時蔬的車輛從村裡的農業基地出發,途經村道德善路,再經縣道962線,運送到梅城乃至深圳等珠三角城市。「5米寬的村道打通後,村裡的農產品運得出去、運轉得快。交通條件的改善還吸引了不少企業到村裡投資創業。」龍安村黨委書記張小平說。
縣道962線南起蕉城鎮金星村、北接梅縣區白渡鎮,全長26.4公裡,途經4個鎮13個村。「沿線有不少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現代農業產業園,這條路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沿線群眾致富奔康的『希望路』。」蕉嶺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謝其才說。據介紹,今年以來,該縣累計投入8156.6萬元,推進蕉城至藍坊(新編省道334線)路面大修工程、40公裡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化、59公裡未通客車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136公裡道路安全防護工程等一批「四好農村路」建設。同時,在全市率先實施通行政村硬底化路面擴寬至5米以上,通客車率達到98%,全力補足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解決百姓出行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