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催淚故事《月球上的男人》,不看是你的損失

2021-02-20 斑馬不煩惱

一個住在地球上的小女孩,在偶然機會下,用望遠鏡看到了月球上住著一位孤獨的老人。他白髮蒼蒼,孑然一身。於是在聖誕節那天,小女孩決定給老人一個驚喜……

(沒有流量的小夥伴,我也不會讓你錯過這個故事的,下方有圖文)


小女孩在用天文望遠鏡看向夜空。


月亮總是小女孩心中最願意觀察的星球。


隨著鏡頭的拉近,小女孩看見月亮上一個白髮老人。

小女孩很高興,欣喜的跟老爺爺揮手打招呼。

但相隔那麼遠,老爺爺怎麼能用眼睛看的到小姑娘的善意呢。

那麼大的月球,老人孤零零地坐在長椅上,遙遙的看向地球,或許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長的故事,或許他想念著那個星球……

老爺爺的臉上布滿了滄桑,但他在看向地球時,眼裡充滿了希望,他在期盼著什麼吧。

小女孩沒有忘記老爺爺,她無時無刻不惦記著那位老人,在月亮上的步履蹣跚的老人。

小女孩想盡各種辦法,來和老爺爺取得聯繫。她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手裡揮舞著她寫的明信片,可惜老爺爺看不到。

小女孩沒有放棄。她製作了一把箭,把寫給老人的信,卷在箭身射向空中,但是失敗了。

把信折成紙飛機……小女孩的良苦用心感動著每一個人。

聖誕節那天,小女孩給老人準備了一個驚喜。她為了這個計劃,準備了很久,試過很多次。

終於,一束五顏六色的氣球升到了老人面前,這與黑白兩色的月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這是來自地球的禮物,請你收下。

老人的眼中是如孩童般的驚喜,他慢慢拆開了氣球帶來的盒子。

好有愛,好聰明的小女孩。她送給老人一隻望遠鏡。

老爺爺在鏡頭裡看到了小女孩的問候。在月球生活了一輩子,第一次看到了視線外的事物,第一次感受到溫暖……

這麼多年的孤寂。老人的內心此刻是高興的,悲傷的,溫暖的……

爺爺,你看到地球上我的笑臉了吧。我一直在陪著你呢。

謝謝來自地球的溫暖。謝謝……

其實,每個獨自在家的老人,就像是在一個人的月球上。期待著什麼,又失落著什麼。他們很孤獨,很想念孩子們。想說說話,周圍都是牆壁。打開電視,卻對著屏幕上的一片雪花發呆。披上一件衣服,在寒風蕭瑟中,一個人步履蹣跚走在路上……常回家看看。

您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需要的,感謝您的關注與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年度催淚神作的視頻短片:愛剛好,才是最好
    這支被譽為「年度催淚神作」的視頻短片,不到7分鐘,卻戳中了千萬網友的心,刷爆網絡。視頻裡的每一個場景,都取材自真實的生活經歷,故事的主角就像是身邊的某一個人,也或許就是你我。想鼓勵孩子自己穿襪子,姥姥卻跑過來幫忙穿上,因為她覺得孩子做不好。
  • 【即將上映】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每個人都值得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
    年度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即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上映!電影雖然充斥著悲傷的氣氛,但卻格外治癒心靈,有人在其中看到了愛情的偉大,「找到彼此不可或缺的另一半並奮不顧身地愛對方,我羨慕這樣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有人明白了珍惜的重要,「看過這部片,要每天對愛的人說『我愛你』,才不負這相愛一場
  • 我的世界:mc該怎麼去月球,一個月球傳送門就可以嗎?沒那麼簡單
    中國人骨子裡是嚮往月亮的,古時我們稱它為太陰,神話故事中稱它為玄兔,在詩人的筆下它又被叫做嬋娟、玉盤,寄予你我相思,對影則成三人。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月球又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也是Minecraft星球的唯一一顆衛星。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我的世界》玩家在第一次見到夜空中微亮的那顆方形月球時,生出第一反應就是:我可以去月亮上麼?
  • 遊戲|去月球(To The Moon)
    這是2011年的老遊戲,遊戲的畫面很簡單,在如今的遊戲市場上,甚至顯得有些粗糙,但玩完這個遊戲後,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那麼一絲的酸楚與悲傷。遊戲劇情很簡單,老人John在臨終前,委託記憶修改公司修改他的記憶,幫助他完成他一生想完成都未完成的夢想。可他的夢想聽上去卻有點荒謬:去月球。一個平淡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的夢想為什麼會是去月球?
  • 蔡依林演唱會:《不一樣又怎樣》宣傳片,上演催淚真 實故事
    臺灣樂壇天后蔡依林在臺北舉辦《2015年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當中最大特色,莫過於將數個被社會異樣眼光標籤為「不正常者」的催淚真實故事,配合《不一樣又怎樣》這首歌,搬上演唱會舞臺,引起極大共鳴。《不一樣又怎樣》紀錄片 – 葉永志篇擁有「玫瑰少年」稱號的葉永志,自小性格女性化,到了學校更遭遇校園霸凌,一些同學會排擠他,說他是「娘娘腔」,甚至在他上廁所時,脫下他的褲子,要驗明正身。因為懼怕同學羞辱,葉永志刻意避開在下課時段上廁所。可悲的是,葉永志寫下「媽媽你要救我,有人要打我」的字條給媽媽,媽媽到學校反映,但校方並沒有積極處理。
  • 《獨行月球》投資被騙真相曝光!帶單老師失聯眾籌成空談!《獨行月球》電影投資陷阱違規籌資!
    《獨行月球》電影投資陷阱違規籌資!影視《獨行月球》認購被騙無回應?《獨行月球》電影認購等分紅?只是騙錢而已!《獨行月球》對公帳戶也是皮包公司!影業有限公司有沒有問題?《獨行月球》認購後沒有任何消息?集資籌拍電影分紅被騙虧損怎麼辦?《獨行月球》投資認購合同全是套路騙局!行騙者肆無忌憚,摯誠法援致力於幫助投資人找尋真相,挽回損失!
  • 情人節最催淚,電影《殺不了的他與死不了的她》情人節上映
    改編自日本Twitter爆紅超催淚四格漫畫,由小林啟一執導,《半邊藍天》間宮祥太朗攜手「岡山奇蹟美少女」櫻井日奈子主演,日本觀眾評價高達91%催淚度
  •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高清在線免費看!有2015年度最帥的男人哦~
    這條道路你覺得漫長嗎?——當然漫長了。那他是怎麼從「量變」到「質變」,從街頭混混變身為儒雅紳士的呢?這就要認真仔細地去看這部影片了。這也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一個街頭混混因父親的緣故得到了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機會,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和培訓後,成為了拯救世界的現代騎士。
  • papa奇談:在月球表面papa,全球僅他1人
    每周日【真實靈異集錦】,收集網友們的親身經歷,歡迎提供自己的故事,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啪啪啪是稀鬆平常的事
  • 《戰犬瑞克斯》 | 真實故事改編,催淚來襲~
    由凱特·瑪拉、湯姆·費爾頓主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戰犬瑞克斯》在國外上映後以真情實感打動了無數觀眾被評為「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戰犬瑞克斯》是由Gabriela Cowperthwaite執導,凱特·瑪拉主演的美國傳記電影
  • 日本網友票選:最催淚的日本電影TOP10!至今仍無可取代的經典之作果然還是...
    圖文來自:今日日本最近日本一網站面向廣大日本網友做了一項調查——你看過的最催淚電影。
  • 十月一,一起上CCTV看咱周口交警的故事!
    答案:只需要點擊圖片上邊的《周口樂服》說實話,這CCTV,還真不是一般人想上就能上的!那傢伙如果按廣告費來計算的話,一般人還真上不起啊!這不咱大周口還真有這麼個人,不花一分錢,就上央視啦!他就是咱周口交警王立新!
  • 奧美走心廣告:99%的男人看過後感動不已
    2016年1月15日,北京奧美攜手I Do,與臺灣鬼才導演羅景壬,共同打造了年末催淚廣告三部曲《有一種幸福叫付出》。醫學上將疼痛分為12等級,而生孩子的疼痛則是第12級。正如片中所說;身材變差,皮膚發黃鬆弛那又怎樣呢?I DO !短片最後的那句「有一種幸福叫付出」,是對愛情最佳的肯定,不需要過多言語,無需點破,這是對品牌最好的詮釋。因為她將每一句「我願意」,沉澱成「我無悔」。
  • 支付寶賀歲短片《望》太催淚了!
    支付寶年度集五福短片《望》,藉助一個有些溫暖又好笑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願所有想念,都能被看見。這是祝願,也是無法團聚之下的撫慰。(圖文素材源於網絡,侵刪)爺爺為了見到身在太空的孫子,不惜架高望遠鏡,然而架成就倒塌;又收絲線放風箏,半路風箏就斷了線;年夜飯飯桌上小孩子嘲笑根本見不到,大人們轟然笑作一團。想見,見不到。
  • 警用催淚噴射器(催淚瓦斯)
    催淚噴射器
  • 年度催淚廣告!阻擋你回家的千萬理由,也不敵一個叫你回家的聲音
    但也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今年不回家」。於是,好歡螺今年依然從情感入手,將目標對準了越來越多「過年不回家」人群,他們就像《不回家的理由》中主角一樣,箇中酸楚,冷暖自知。即使餐館的生意並不好,但你依然用上了十分的演技,賣力的對著父母演出。但,這樣的你是不是太執著於成功?當謊言被戳穿,你是不是從來沒有什麼時刻,比現在更想當個觀眾了。但是慌了手腳的你或許忘了,父母的突然來訪,不過是因為在這個新年的好日子裡,原本完整的一家人中,唯獨缺少了一個你,又怎麼叫做團圓呢?
  • 催淚情歌!《心在想你眼在流淚》你可知道沒有你的日子,我很孤單
    催淚情歌!
  • 故事:我不認識你
    不一會兒,救護車來了,幾個穿白大褂的人用擔架把老人抬上車。李東這時候想走,但走不脫,一個穿白大褂的人問圍觀的人:「誰打的電話?」一個人指著李東:「是他。」白大褂說:「這老人家是你什麼人?」李東搖頭,李東說:「我不認識他。」白大褂說:「你雖然不認識他,但既然你打了電話,你就陪我們一起去醫院吧,幫人幫到底。」
  • iPhone 6s保護貼: 撫摸月球表面
    作為最熱門的手機產品,iPhone 向來不缺外設和配件,一些廠商為了吸引眼球選擇非同尋常的設計,有時候就連材質也很另類,比如這款名為「Luna
  • 視界 | 美媒「自問」:中國即將登陸月球背面,我們卻一無所知?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 12月8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預計新年前夕,中國將可能成為第一個將探測器送上月球背面的國家。 然而,《福布斯》發現,西方媒體對中國太空計劃的報導卻少得可憐,但凡有相關新聞,主題也往往聚焦在美國政府渲染的所謂「太空軍事化」話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