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遠在北美洲的美利堅發出數據:美國4月份失業率降至3.6%,創了49年來的新低。在美利堅另一邊——中國,情況也是一片大好。
往遠了說,東南亞那邊,尼泊爾總統打算和中國在兩年內興建起連接中國和印度的鐵路,解決了不少中印鐵路工人的就業問題。
往近了說,這五一假期一過,社會又開始了有序的工作節奏,每個人都有所安排,有所期待。
早晨,上班路上,貝殼看到很多騎摩拜來上班的小年輕,他們交流著五一四天假期怎麼度過的,交流著怎麼這麼快就回來搬磚?
我沒有放假,我的假期被歲月神偷偷走了!!!
他們還調侃:這搬磚的工作少閒月,五月人尤其忙碌。說完頓了頓嗓子,似乎又準備大幹一場,在新的五月,也算打起了精神。
長輩們公認公務員、醫生、老師才是好的工作,其他工作都是搬磚賣苦力。
當我們打起精神來了的時候,老爸老媽那裡不樂意了。
爸媽也都擔心小孩以後的生活,巴不得小孩舒舒服服,安安穩穩,平平淡淡才是真。
爸爸媽媽初衷是好的,但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活得快樂,工作有期待,這樣就能讓他們放心。
明白你以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如何獲得
不怕走錯人生路,就怕不計劃。
過個五一假期,各地朋友在網上瘋狂吐槽:我媽媽叫我回去當個老師,公務員啥的,叫我們別浪費時間,還「恐嚇」我們固執下去以後會後悔!
爸媽經歷多是他們的優點,但也是他們的劣勢。如果依據他們的想法去工作,可能得到好的結果,但是情況變壞、變得不獨立,沒有擔當也是在邏輯之中。
那是否有兩全,獲得永久幸福的生活呢?
很可惜,答案是沒有的。
時間是一把尺子,只有足夠執著的時間體驗才能知道是否快樂值得。
這邊嚷嚷工作壓力大想放棄,那邊又不想進體制,最後可能什麼都得不到,所以應該用較長的時間去體驗工作。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跟貝殼說過一段話,這裡我分享給大家:
我們常常因為工作生活的坎而難過或者痛苦,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太執著於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一面。
賺大錢的煩心於風險太大,終日惶恐不安;求生存過小日子的又說公司施壓太大,拿不到好的薪水,家庭正常生活都無法保障;
年老者感慨時間一去不復返,年輕人苦惱自己一無所有,變成工作的機器沒有自我。
這時,快樂就像皮球一樣被人們踢來踢去,穩定成了眾生幸福的唯一標準。
當下,我們應該理解到我們所擁有的、喜歡的都是幸福,幸福是要背負壓力的,壓力與真正的幸福並不衝突。
不管開奔馳上班,還是騎摩拜上班,騷年有自己幸福成功的時間軸!
但是老爸老媽不知道呀,所以大家要開發自己的智慧,讓他們放心,好好安享中年之樂!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