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覃照瑩
人口老齡化不再僅是西方國家關注的焦點。根據渣打銀行的最新報告,部分亞洲國家(地區)的老齡化速率前所未見,它們面臨的老齡化風險將比西方嚴重。
亞洲有些地方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老得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當該國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到7%,就進入「高齡化」;達到14%為「高齡社會」;達20%則進入「超高齡社會」。多數東亞國家和部分東南亞國家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年限都遠遠低於西方國家。例如,法國在1865年步入「高齡化社會」,根據渣打銀行作出的預計,到2022年,法國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整個過程用了157年。而中國將僅用34年便達到同一增長水平。
亞洲到底「老」得有多快呢?從聯合國《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的預測來看,2015年到2050年,在全球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亞洲的老齡人口(65歲及以上)佔比的確上升奇快,從11.6%升至24.6%。
但從老齡人口佔比來看,到2050年,全球老齡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仍然是歐洲,平均老齡人口佔比為34.2%。亞洲的老齡化水平並不十分突出,僅高於非洲(8.9%)和大洋洲(23.3%)。
事實上,拉高了整個亞洲老齡化水平的是東亞和東南亞的國家(地區),那些老齡化人口佔比最高的幾個國家(地區)幾乎都在這一區域。2015年,日本是全球老齡化人口最高的地方。到2050年,中國臺灣或超過日本成為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地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近一半,其次是日本(42.5%)、韓國(42.5%)、新加坡(40.4%)、泰國(37.4%)和中國(36.9%)。
它們面臨的是更低出生率以及更重的贍養負擔
相比西方國家能夠更好地應對老齡化,一些亞洲國家在更低的收入水平步入老齡社會,未來這些國家還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資源分配問題。
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平均每3.5個勞動人口(20-64歲)將要贍養一位老年人(65歲及以上),每一位女性平均生育2.2個孩子(世代更替水平為2.1)。除去非洲,其他地區的潛在贍養比和出生率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在2015年,多數東亞和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出生率已經低於世代人口更替水平,到2050年,這些國家還將面臨著比歐洲更為嚴峻的養老負擔。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和中國都是全球養老問題最為嚴重的幾個國家。其中,日本平均每1.3名勞動人口需要贍養一位老年人,中國平均每2名勞動人口就要贍養一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