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地方都離中國很近,但它們都設法控制住了各自的疫情。它們的經驗或許可以為美國和其他國家提供借鑑。
專家說,韓國、臺灣和越南從一開始就覺得新冠病毒很毒,然後積極檢測疑似病例,跟蹤可能的新感染病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Amesh Adalja說,「發現病例並隔離它們,使它們不會繼續傳播,這是控制傳染病暴發的切實可行的方法,許多亞洲國家都採取了這個措施。」
新冠現在可查的第一批病例於12月初至12月中旬出現在武漢,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但越南沒有,他們甚至從12月31日就開始進行了測試。
也正是這種謹慎,讓整個國家受益。
越南政府還每天召開至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提供有關冠狀病毒狀況的最新信息。
這種對國民開放和誠實的態度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的冠狀病毒追蹤數據,越南只有153例確診病例,而該國人口超過9,600萬。
Adalja指出,因為其他國家缺乏檢測手段,所以在防止冠狀病毒的傳播上,採取了諸如禁閉等專制措施。
韓國啟動了一個病人「電話亭」系統,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安全地測試COVID-19。
具體來說,「你可以從這個玻璃牆的隔間的一側進入,拿起手機,然後和站在玻璃另一側的醫院工作人員連接。」
醫護人員通過使用一雙戴在牆上的橡膠手套,可以擦拭病人而不會使其暴露於病毒中。
醫院能夠在7分鐘內告訴病人他們的結果,這種無接觸的檢測方式很快在大多數醫院實施。
作為一個擁有5000萬人口的國家,韓國目前僅有9241例確診,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來自新天地教會的病例。
儘管韓國的病例數量繼續攀升,但在2月份出現大幅飆升後,3月份的病例增長數量出現了更平緩的攀升。
專家表示,韓國、越南和臺灣都從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吸取了教訓,建立了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以便能夠立即應對未來的危機。
中國的臺灣省,距離大陸僅81英裡,因為和大陸規律而穩定的人口流動,完全有理由成為新冠爆發的溫床。但在臺灣2300萬居民中,只有252例確診病例。
據《亞洲時報》報導,和越南一樣,臺灣早在12月31日就開始對從武漢飛來的乘客進行安檢。
臺灣在一周內擴大了篩查範圍,將最近前往武漢或湖北省的任何人包括在內。
臺灣還制定了邊境管制、隔離令和學校停課等措施,並建立了一個指揮中心,好讓地方政府與市民之間進行快速溝通。
儘管美國錯失了阻止COVID-19流行的機會,並且正成為流行的新的流行中心,但從其他國家吸取的這些教訓仍可用於在未來數月和數年內幫助管理感染。
比如快速檢測和接觸者追蹤等公共衛生措施必須到位,並在各州開始解除封鎖之前做好準備。
Adalja說:「我們必須開始考慮如何進入下一階段的應對措施,那就是發現病例並隔離他們。」
「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在護理方面進行診斷測試,希望能夠識別出這些病人。我們錯過了早期這樣做的機會,但我們現在有能力這樣做。」
另一個可以學習的例子是德國。儘管該國的確診病例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43,646例),但只有239人死亡。
專家指出,德國的衛生保健系統是人們能夠戰勝這種病毒的原因,尤其是該國的護理人員,因為他們每千人有13名護士,護士是醫院的支柱,特別是在ICU護理中。
商務合作:李先生(liyan@nhbio.com.cn)
聯繫方式:18501086889
媒體合作:劉女士(jliu@nhbio.com.cn)
聯繫方式:135525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