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艾仁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看著遠在亞洲的家庭成員開始享受「正常」生活,亞裔美國人很是羨慕嫉妒。
當大廚Eric Sze在紐約醒來時,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社交軟體查看朋友動態。他說看著父母、祖父母和朋友在臺灣過著正常的生活,嫉妒之心油然而生。
這是許多亞裔美國人的共同看法,如泰國、韓國和越南,在這些地方,口罩的普遍使用、過去的抗疫經驗以及政府的領導,將新冠病毒的感染率控制在極低的水平。相比之下,截至美東時間1月30日,全美死亡病例已經超過40萬例。
Sze談及美國時表示:「我明白兩黨政治傾向於分裂國家,但我也認為,人性總是比政治更重要——顯然不是。」他說,他遠在臺灣的家人對美國的抗疫表現「感到擔憂,但並不驚訝」。
拉斯維加斯的Carla Doan也和Sze一樣。看見她在越南的家人無憂無慮並社交頻繁時,Doan也渴望在美國過一種不戴口罩的生活。
去年1月,越南副總理下令採取嚴厲措施防止病毒傳播,包括封鎖措施和實施旅行限令。截至目前,該國的累計確診病例不到2000例。
Doan表示:「我認為(越南和美國)的區別在於,當越南政府說要做某件事時,每個人都遵循指導方針。我只希望美國領導人也能像他們那樣做。」
她說,儘管有一半美國人似乎願意遵守佩戴口罩和社交距離的規定,但「因為有另一半不願遵守的人」,她覺得自己的努力徒勞無益。
一些亞裔美國人認為,亞洲國家能控制病毒,並比美國更快地重新開放,是因為他們重視集體主義,重視群體需求。
現住在達拉斯的韓裔美國人Diana Choi認為,韓國人以社區而不是個人為中心,這解釋了韓國的抗疫成功。
她說:「我知道他們會採取預防措施,總是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因為他們非常害怕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怎麼看待他們。而在美國,口罩被政治化了,這實際上是不應該的。」
Choi嫉妒其父母和朋友生活在一個「人人彼此關心」的國度。「他們說美國是個笑柄。它本應是最強大的國家,卻在大流行問題上如此分裂和混亂不堪。」
不過,也有亞裔美國人認為,美國處理得很不錯了,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最近還提出了1.9萬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紓困方案。
家人住在柬埔寨的Sindy Barretto說:「我仍認為美國做得很好,因為我們採取了預防措施。如果我們不保持社交隔離或戴口罩,我想我們的狀況會更糟糕。現在就是這樣。」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