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推出的一組描寫美國華人的生活圖片,以灰暗色調來講述美國華人的境遇。但是在美華人表示,將極小的一部分視為美國華人的整體生活,顯然是不公正的。
騰訊新聞推出的一組描寫美國華人的生活圖片,以灰暗色調來講述美國華人的境遇。但是在美的華人紛紛表示,這組圖片是將極小的一部分視為美國華人的整體生活,顯然是不公正的。除去投資移民來美國的富人不說, 單就是近幾年通過親屬移民、技術移民等渠道移民美國的華人群體來看,精神狀態完全不是這樣。在美華人也不否認近年來的確仍有偷渡來美的華人,他們背負了重大的偷渡債務,以打餐館為生,生活確實困苦,但是他們一旦獲得合法身份後,就會申請社會福利,生活境遇會做到盡大改善。
下面是騰訊新聞的這組美國華人生活照,在美國的華人,你同意嗎?
▲ 在美利堅合眾國的移民大熔爐中,華人群體世代繁衍、生存、融入、奮鬥,同時依然保有自身獨特的種族文化。從矽谷到廉價餐廳,到處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足跡。我想以一次穿越美國之旅來尋訪一個個華人故事,提醒我們什麼是對幸福的追求,以及我們的「美國夢」。
▲我的拍攝之旅是從紐約開始的。在紐約唐人街閒逛是我最大的樂趣之一。能夠看到熟悉的朋友、店主、建築。有時我會遇到老年單身漢。以前,由於美國存在種族歧視,不少華人單身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現在情況已經有所改善,這樣的老先生越來越少了。
▲在唐人街上,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常常交融在一起。
▲紐約布魯克林,中國共濟會組織了舞獅團,去當地唐人街巡迴演出。
▲我的朋友雷蒙德被美國海軍學院錄取了。很多美籍華人都曾經入伍,為這個國家奉獻過青春和生命。
▲紐約布魯克林,華人警察劉文健的葬禮上,眾多亞裔警員沉默哀悼。2014年,紐約兩名執勤警察遭到黑人槍殺,其中一名是華人警察劉文健。送葬隊伍極為壯觀,共計有200多輛摩託車組成騎警送葬車隊,十架直升飛機組成的方隊從送葬隊伍上空飛過以表達敬意。美國副總統、紐約州長等人出席了他們的葬禮。紐約警察局長在葬禮上宣布,將兩位遇害警察晉升為一級探員。
▲賈是我在美國遇到的中國人。許多中國人來這裡尋找「美國夢」。有時我和賈一起吃飯,交流自己的夢想,以及我們各自作為美籍華人和中國人在美國經歷的故事。
▲「美國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能擁有土地。對美籍華人來說,這是身份的象徵,也表明自己在美國紮根。有趣的是,華人們往往熱衷於開闢菜園,種植蔬菜,從白菜、捲心菜到冬瓜,應有盡有。
▲儘管遠離中國故土,一些華人還是會堅持沿用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比如手工醃製鹹魚。
▲美籍華人顧恩的家庭相冊。
▲2011年,我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上學時遇到了「小佛爺」。他讓我想起自己的青春期,還有那些曠課到公園玩兒的叛逆少年。
▲紐約唐人街每年都會舉辦華人天使小姐選美大賽。姑娘們在後臺候場。
▲在美國很多地區,都可以見到20世紀初最早移居美國的華人遺蹟。我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在貝克爾斯菲市老區,找到一間古老的中國寺廟。
▲加州舊金山,一場華人婚禮上,新娘克萊爾和新郎溫德遵從著傳統的臺山婚慶習俗。克萊爾雖然穿著西式婚紗,但脖頸上帶著中式金項鍊,頭頂上撐一把紅傘。
▲加州舊金山,諾曼·方先生是著名社區領袖,華人民間活動家。40多年來,他一直在為舊金山唐人街的華人爭取權益。
▲麻薩諸塞州昆西市,馬修·李和他代養的孩子在一起。他和妻子義務代養那些還沒被收養、但已經脫離親生父母監管的華人孩子。美國法律規定,如果親生父母雙方有吸毒、入獄、虐待兒童、精神疾病等問題,就要把孩子強制送給有撫養能力的家庭來收養。在得到成功收養前,先由代養家庭負責短暫撫養。
▲在美國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中餐館。愛達荷傑州傑羅姆鎮是一個人口剛剛過萬人的小鎮。這家中餐館的老闆於1980年代移居美國。靠著經營這家小餐館,他們在本地安家落戶,還把兩個孩子送進大學。
▲霍麗斯·王是個很勤奮的姑娘。她一直在為自己的音樂夢想而努力。我很喜歡她的音樂,還有她做事的方式。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她帶我去吃特別棒的越南米粉。美食的魔力之一就是把陌生人聯結在一起。
▲科羅拉多大峽谷,我的朋友瑞恩。早在2007年我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就認識了瑞恩,當時他在美國亞裔學生會議上組織了一次研討,主題是如何實現亞裔文化復興。2014年,我和瑞恩結伴從奧克蘭旅行至大峽谷。
▲紐約有兩條街上開的全是中國理髮店。童年時,爺爺總是帶我去那裡剪頭髮,所以我對理髮店一直很痴迷。
▲紐約皇后區,我爺爺的葬禮上。我住在波士頓時,一天突然接到了姐姐的電話,讓我馬上回家。但我回去時還是晚了,爺爺已經去世。之後幾天,我們家的每個人都很難過。在我的拍攝中,死亡是無法迴避的主題。
▲肖恩是我的二表哥,我在爺爺的葬禮上第一次見到他。此後我對自己的家族成員和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約翰·戈恩是我的舅公。1947年,他隨家人移民美國,當時家裡開洗衣店為生。約翰自小在美國長大,曾經在美國軍隊服役,後來經營餐館。去年九月去世。
▲很多華人家族會統一購買連在一起的成片墓地,然後再賣給各個家族成員,這樣他們以後就可以和親人們長眠在一起。
我親愛的美國華人同胞們
文/許安榮(美)
這組照片是一次環美之旅,為大家呈現的是一個一個被誤解、歪曲甚至異化的群體——美籍華人。
我的環美攝影旅行最初發端於單純的好奇心,想看看美國其他地方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後來我的關注點集中落在美國華人群體上,探究他們作為少數族裔在美國的生存現狀。我從紐約出發,沿途經過舊金山、洛杉磯、愛達荷州、西雅圖。目前我的旅行還在繼續。
自19世紀以來,華人在美國的經濟發展中一直扮演著不可缺或缺的角色,從矽谷到廉價餐廳,到處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足跡。通過這些照片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民族的故事,他們的歷史、傳統以及在美國大熔爐內的生存現狀。這些照片可以讓我們時刻保持警醒,提醒著我們什麼是人性,對幸福的追求,以及我們的「美國夢」。
版權聲明「美國華人新聞網」、「亞特蘭大華人圈」、「洛杉磯華人圈」、「紐約華人圈」尊重和維護智慧財產權和版權、著作權。我們平臺所發布的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果在平臺上發布或轉發的文章與圖片有任何侵權行為,請在平臺發消息給我們或者與我們的平臺管理員微信:alexinla15 或E-mail:uschinese66@gmail.com 聯繫,我們會儘快為你刪除或者做出道歉聲明!
羽田傳媒(美國)新媒體「美國華人新聞網」、「亞特蘭大華人圈」、「洛杉磯華人圈」、「紐約華人圈」 微信公眾平臺均系羽田傳媒(美國)新媒體,專注服務於美國華人社會的居住、生活、工作、留學,請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關注我們。如果你有需要發布「房屋租售、生意店鋪轉讓、招聘求職、旅遊接送、移民法律、餐飲美食等信息,以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與我們的微信管理員微信:alexinla15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