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加拿大小夥鄧飛(Evan Dunfee)是楓葉國的競走第一高手,兼該國兩大競走紀錄的創造者。
2014年在江蘇太倉舉行的國際田聯競走世界盃,他以1:20:13獲得第11名,並打破加拿大紀錄,中途還以1:00:06打破15公裡加拿大紀錄,平均配速都是4分整;這兩項同時也是北美洲紀錄。
(在那場比賽中,主場作戰的中國選手蔡澤林以1:18:52獲亞軍,王鎮1:19:40排名第六。)
2016年在裡約奧運會50公裡競走決賽中,鄧飛又以3:41:38打破加拿大紀錄,平均配速4:25。
這次他排名第四,比第五名中國選手於偉(山東籍)快將近1分半鐘。
除了競走,鄧飛還有一個愛好:參加馬拉松比賽。
6月25日星期天早晨,來自英屬哥倫比亞省Richmond市(屬於大溫哥華都市圈)的他站到溫哥華半程馬拉松起跑線,用競走的方式完成比賽。
他的淨成績是1:29:52,平均配速4:15,在4253名選手中總名次第90,按性別排名第69!
5月初,鄧飛全程走完溫哥華馬拉松,成績是3:10:34,總名次第134,男子第116名,平均配速4:30。
他向加拿大媒體透露,溫馬那個星期,他的訓練量高達160公裡,僅賽前的星期六就達40公裡——完全沒有減量。
他將那場馬拉松用來為一周後在秘魯舉行的泛美競走杯賽熱身,賽前目標只是3:15至3:20;由於在比賽開始後人感覺興奮,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
最後2.2公裡,他提速到每公裡4分18秒!
按競走比賽規則,運動員不得雙腳同時離地,因此他們步幅有限。下圖是中國名將劉虹在2013年莫斯科世錦賽中被拍到雙腳騰空「貼地飛行」。
競走運動員要加快速度,主要手段是提高步頻——高手的步頻居然與800米選手的相仿!
再配以相應頻率的擺臂,所以看上去扭得非常瘋狂。
競走賽道通常是較短的環形路線(以便裁判監督),每圈多為兩公裡,而且沒有坡。
在溫哥華馬拉松賽道上,鄧飛全程只出現一次競走犯規動作:在Northwest Marine Drive下陡坡時。
那麼,假如他不受競走規則約束,撒開雙腿全力飛奔,又可以跑多快呢?
去年11月,鄧飛用跑步方式完成溫哥華秋季經典(Fall Classic)半馬,成績是1:10:44,遠好於他自己定的賽前目標1:15,以及媒體的最接近預測1:12:59。
那次他前10公裡用時33:46,平均配速3:22;後面11.1公裡36:57,平均3:19;全程平均3:21,其中最快的一公裡3:11。
由法國人Yohann Diniz保持的50公裡紀錄則是3:32:33,平均配速4:15;而日本選手鈴木雄介保持的男子競走20公裡世界紀錄是1:16:36,平均配速3:49!
因此,競走高手「走」的速度,絕大多數普通人跑都跑不過。
事實上,「競走」在日文中意思就是賽跑,因為日語走=跑。譬如箱根驛傳,全稱就叫「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驛傳競走」。
那「競走」用日語怎麼說?——「競步」是也。
不知道今天的留言區會不會有「大神」出現,大家不妨在底下交流互換跑馬秘籍~
-End-
文章來源:跑步故事
作者:洪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芝麻只是文章的搬運工
火熱報名
7.29連雲港 8.2青海湖 8.11甘肅張掖 8.19成都 8.19鄂爾多斯
8.27南京 8.27日本北海道 9.1成都 9.10太原 9.10大連
9.10河南寶泉 9.17日本天澤湖 10.21日本輕井澤 11.03 紐約
11.26日本富士山 12.3成都
正在火熱報名中,點擊標題了解賽事詳情
芝麻推薦||不靠P圖也有美腿兒細胳膊
芝麻頭條||芝麻RUN商城上演「折上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