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一個快遞才掙5毛錢,掉地上都沒人撿,我怎麼可能去摔他的手機?」快遞員小趙捂著臉在派出所大聲嚎啕。
能讓一個成年男子當著陌生人的面,不管不顧的痛哭起來,一定是生活中有了不能承受之重。
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但請讓這一天早點到來。
這人世間,誰不是一片荊棘的活著
5月10日,快遞小哥小趙像往常一樣騎車送著快遞。由於最近網上對快遞櫃的爭議很大,小趙送件前特意給每個客戶打了電話,經過同意才敢放快遞櫃裡,免得被較真的客戶投訴。
收件人黎某並不在家,他打電話給黎某說放快遞櫃裡,但黎某卻堅持要他放在家門口。結果悲催了,有兩件快遞不知怎麼就丟失了,其中一件就是他送的快遞。
隨即黎某前去快遞公司理論,要求賠償。小趙又去黎某家找黎某說明情況,快遞是按黎某要求放的,怎麼能讓自己賠償?可他沒想到這次給自己招了一個很大的麻煩。
很快小趙被帶進派出所,民警接到黎某報警,說小趙和自己爭執時,把他手機搶過來摔了,小趙要賠償。
當民警從黎某自己家的視頻監控中,看到兩人在爭執時,黎某說到激動的地方,自己把手機摔了,才還了小趙一個清白。
「我送一個快遞才五毛錢,丟在地上都沒人撿!」這短短一句話,透露出了無盡的心酸。一天之內被連續誣陷兩次的小趙,情緒終於繃不住了,當著民警的面嚎啕大哭。
成熟的人,應理解別人的不容易
近十年來,中國電商經濟飛速發展,相關的服務業越來越便利,但這些便捷離不開一個個快遞小哥的默默付出。他們是最辛苦、最不被人理解的細分行業,但同時又是極其重要的,是整個電商大行業的基石所在。沒有他們,再好的商品也無法送到顧客身邊。
以當前國內小哥的收入來看,每送一單快遞可以拿到1塊錢派費,如果一天送300件就是300元。但這300件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快遞櫃,假設每天有一半150件投入快遞櫃,按照平均一個格口4毛錢來算,扣除投櫃的費用60元,還剩240元。滿打滿算一個月30天,收入7000元。
當然這一切建立在理想的基礎之上,如果每個月休息幾天或者出現點意外情況,小哥的收入就會直線下降。他們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大多數都沒有五險一金,車輛自備,不管吃住,每月無休。為了這幾塊錢,遇到態度差的收件者,簡直就要卑微的降到泥土裡。
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快遞小哥還面臨著心理上的壓力。身為服務業,與消費者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快遞小哥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上文中黎某那種惡語相向的客戶。
對這樣的勞動者,黎某那種人卻趾高氣昂,甚至惡意栽贓,想想真的讓人噁心。我真的可以感受到,那位小哥哇的一聲哭出來的時候,心裡破碎的聲音。
令人傷心的是,在產生糾紛的時候,快遞小哥往往「兩頭受氣」,既要承受快遞公司的壓力,又要忍受消費者的指責。在家裡,他可能是父親,是丈夫。可是,這一刻,他只是一個茫然無助普通人。
或許,他們活得真的比你想像中更加不易。誰也不是天生喜歡自輕自賤,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家人。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慈善家,但是請對那些用雙手謀求生活幸福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今天快遞小哥哭了,你上去遞一張紙巾;下次你摔倒了,說不定扶你就是快遞小哥。
一個成熟的人,是首先學會理解別人的不容易。 沒有一個行業敢說自己萬古長青,善待今天的快遞小哥,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