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鋼山街道蘇家莊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村裡多年來有一個「頑疾」,那就是橫穿村莊的「龍鬚溝」,這條老洩洪河道不僅影響了村莊的整體環境衛生,也給百姓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而令人欣喜的是,駐村工作組的到來,為河道帶來了徹底的蛻變。
原來河道一直裸露著,汙水遍地,河兩邊長滿雜草,蚊蠅遍地,出行很不方便。
村民口中所說的就是蘇家莊村的「龍鬚溝」,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自然形成的洩洪河道,寬窄不一,其中還有多處淤塞。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條河更是逐漸變成了村裡的排汙河。
去年7月份,市審計局駐村工作組來到蘇家莊村,了解到村裡的情況後,便大刀闊斧地開始了對河道以及順河街周邊環境的改造。
經過測量相關數據,並積極協調景觀園林設計機構進行整體設計後,市審計局駐蘇家莊村工作組和村兩委商議,決定把覆土後的舊河道打造成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
前期局裡幫我們協調的七件套健康大禮包,我們打算把健身器材融入到環境整治當中去。下一步進行綠化施工,投入資金將在50萬元左右,為我們村打造成一個集娛樂、休閒、健身為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
作為駐蘇家莊村第一書記,韓強一有時間就同園林部門聯繫,商議綠化方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又成了他最大的牽掛。近兩個月時間,為了村裡670戶2000多名村民的安危,他始終衝鋒在前。
蘇家莊村百姓的點滴需求,審計局駐村工作組都看在眼裡。通過積極協調,駐村工作組為村裡龍山北路段、村西三條連接昌平山路的出村道路,安裝了南北向8條、東西向9條共計約108米減速帶;多次走訪慰問村裡的精準扶貧戶,在重陽節、春節等節日,為村裡60歲以上老人發放福利。下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將成為審計局駐村工作組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一步,利用咱第一書記項目,把老大隊院倉庫進行維修改造,整體打包出租,以後每年將能給村裡帶來2到3萬元租金。對村西兩口大口井進行清淤改造,將能滿足村裡周邊400多畝地的灌溉用水。
鄒魯融媒·鄒城廣電 記者:張豔豔
編輯:張繼宇
審核:張琦 牟巧環
終審:趙波
本文系鄒城市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版權歸鄒城市融媒體中心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已經本中心授權使用的,應在轉載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鄒城市融媒體中心。違反本聲明者,本中心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zcs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