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電視臺辱華事件,外交部回應了!

2021-02-22 人民網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瑞典電視臺播出辱華節目事答記者問

問:近日,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含有辱華內容的節目,中方有何回應?

答:

9月21日晚,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辱華節目,惡意侮辱攻擊中國和中國人。

主持人的言論充滿對中國和其他族裔的歧視、偏見和挑釁,完全背離了媒體職業道德。

我們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中國外交部和駐瑞典使館已經分別在北京和斯德哥爾摩向瑞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中方要求瑞典電視臺有關責任人立即採取措施消除惡劣影響,並保留就此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9月21日,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了一段辱華視頻。視頻打著給中國遊客提示的旗號,以充滿低級趣味的噱頭,粗俗不堪的語言,赤裸裸地宣揚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節目使用的中國地圖,缺少臺灣省和西藏部分地區,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隨後,一個自稱「瑞典官方頻道」的帳號,還在某中國視頻平臺上上傳了該視頻。就此,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發言人已對該電視臺提出強烈抗議。

事後,該電視臺節目製作人辯稱這是娛樂節目,只是「瑞典語的幽默」,無需道歉。問題在於,該節目以中國遊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對待的事件為調侃對象,把曾母坐地求救的「救命」呼喊曲解為「Kill me now」(殺了我)的讀音,其戲謔的語氣、肆無忌憚的畫外笑聲,所體現的毫不掩飾的惡毒與侮辱,令人震驚。作為公共電視臺,發表針對當事人乃至所屬國的侮辱言論,既違背了媒體的公正原則,更逾越了道德的底線。

瑞典是首個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與中國籤訂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國家。中瑞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近年來,兩國經貿呈穩定快速發展態勢,文化,金融、科技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重要進展。中國領導人明確指出,塑造健康、穩定、可持續的中瑞關係,不僅符合我們各自國家利益,而且有利於推動中國—北歐合作和中歐關係全面發展。此次事件中個別媒體的不當言論,雖不能代表全體瑞典國民,但也無疑會給兩國的交往帶來了不良影響。

以平等、多元自居卻又把中國排除在平等對待範圍之外,這種言行相悖的荒誕邏輯,更顯示出一種「心虛的傲慢」。當中國以開放的襟懷擁抱世界,那些「中國人吃寵物」「中國人買不起車」「中國人不團結」的等誤解逐漸消弭。但仍然有少數人因種種原因而充滿偏見,對中國既缺少了解也缺少了解的興趣,以造謠生事為能事,以道聽途說為真相,坐井觀天式的視而不見和顛倒黑白式的刻意誹謗,既阻礙了與中國的合作,也會導致自身政策的誤判。

辱華事件,歸根結底出自對中國的偏見。該節目把個別遊客的行為上升為「文化衝突」、把中國人描繪為戴鬥笠、插髮髻的古代形象,還出現了諸如用矮個子、齙牙、鬥笠和「眯眯眼」等特徵嘲笑中國人的畫面,充斥著傲慢與偏見,是對中國人、華人,乃至亞裔人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實在難以想像,這樣的「幽默」,竟然出現在一個「包容多元文明」的國家的公共電視臺節目之中。可以說,這是對於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挑戰。

中國人民不可欺,不可辱。走出去的中國正在嘗試更好地融入世界,我們歡迎客觀誠懇的建議,但絕不容忍扭曲造謠式的「幽默」。希望這家瑞典電視臺及時糾正錯誤,做出道歉,不要一錯再錯,損害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挑戰人類良知的底線。

外交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在這個歐洲國家注意安全!

這種月餅一打開盒子竟然就出事了!女子大腿臀部被嚴重凍傷…

注意!10月1日後去超市買東西,一定要看清這個標識!

(人民網微信 ID:people_rmw,綜合外交部網站、「人民日報評論」 ID:rmrbpl)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蔡靜

相關焦點

  • 瑞典這家辱華的國家電視臺 這次他們又攤上事兒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沒錯,就是上次發視頻辱華的瑞典國家電視臺(SVT),不過這次他們得罪的不是中國人。  怎麼回事呢?「今日俄羅斯」(RT)網站12月27日報導了這樣一件事:上周,兩名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女性背包客在摩洛哥被殘忍謀殺。  然後呢?
  • 《瑞典新聞》欄目公然惡劣辱華
    2018年9月21日晚,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惡劣辱華節目,主持人羅恩達爾發表惡毒侮辱攻擊中國和中國人的言論,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已向瑞典電視臺提出強烈抗議
  • 最新: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事件,瑞典警方回應
    中國遊客曾先生的父親被瑞典警察拖出酒店。曾先生及父母被瑞典警察扔在路邊。9月15日,我駐瑞典大使館發言人就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事發表談話⬇️中國駐瑞典使館網站截圖全文如下:9月2日凌晨,瑞典警察粗暴對待在斯德哥爾摩的3名中國遊客,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對此深感震驚和憤慨,對瑞典警察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 D&G辱華事件中的愛國賊
    這兩天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辱華」事件鬧得沸沸洋洋。
  • 最新一期《瑞典新聞》,看完都快氣炸了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這個事給他們一個平臺,展示了他們是如何凌霸像瑞典這樣一個小國的。」我駐瑞典使館發言人就瑞典辱華節目再作無誠意道歉發表聲明稱,我們注意到,當地時間9月28日夜間瑞典電視臺辱華節目主持人又作了所謂的「道歉」。
  • 辱華
    我們這個民族似乎特別容易被侮辱,經常能從新聞裡看到別個國家的商店招牌或體恤或者哪部文藝作品涉嫌辱華了。前幾天看見一則新聞,某國的一個寵物店,招牌惡搞天安門廣場,我們國家的外交部立即與其交涉,商店就撤下了招牌。     那可是很高的待遇,身為同樣的大國國民的我如果想自己開一個店,把白宮或者克裡姆林宮惡搞了,我恐怕等一輩子都等不到美國和俄羅斯的外交部吧。     我們人民是非常緊張的,經不起任何的非正面言論,包括玩笑,調侃,意見。面對這些,我們一概稱為辱華。
  • 瑞典女歌手解約變臉惡語相向,華為的回應高下立判
    去年4月,瑞典女歌手莎拉·拉爾森(Zara larsson)開始代言華為手機,當時她對華為滿口稱讚,不過也面對不少來自反華人士的輿論壓力。當地時間8月4日,她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自曝已在數月前終止代言華為手機,還突然換了一副面孔,聲稱華為代言阻礙自己為「中國人權問題」發聲,還稱中國政府「不友好」。
  • 韓團辱華事態升級!粉絲造謠被打臥床數月,韓網不顧真相轉發報導
    防彈少年團(BTS)發表辱華言論的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但卻還是有一些粉絲認為事情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嚴重,並且做出不少添油加醋的事情……10月13日,有網友發現韓國權威媒體發布新聞:「BTS的言論激起了中國人的憤怒,在這種情況下,戴著BTS手機殼走路的中國人遭到了無差別暴行。」
  • 瑞典女歌手解約後"變臉",華為的回應高下立判
    當地時間8月4日,她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自曝已在數月前終止代言華為手機,還突然換了一副面孔,聲稱華為代言阻礙自己為「中國人權問題」發聲,還稱中國政府「不友好」。華為方面8月4日回應稱,拉爾森的代言合同有時間期限,並已於去年終止。「我們感謝和莎拉的合作,感謝她的能量、價值觀和走自己道路的動力。」
  • 對九一八、瑞典警察事件最深切的感言……
    這兩天,瑞典警察把中國遊客、中國老人半夜扔進墳場的事件,讓很多中國人義憤填膺。也有的中國人,在幫著瑞典警察說話,指責這幾名中國遊客不守規則、在公共場所大吵大鬧。 幫著瑞典警方「洗地」的中國人,很讓人無語。
  • 瑞典辱華節目主持人 歡迎你來中國
    尊敬的瑞典SVT電視臺主持人也是潑兒(Jesper音譯)先生,十分榮幸看到貴電視臺的諷刺類節目,作為中國的一介草民,感覺您對中國還不是很了解,十分歡迎您來到中國。也是潑兒(Jesper音譯)先生,歡迎你來中國。
  • 外交部發聲
    提醒內容如下:(本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6月21日)自2018年9月23日起,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瑞典使領館根據當地安全形勢已連續兩次發布在瑞典中國公民注意安全的提醒,最近一次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3月22日。
  • " DG辱華事件 " :尊重,是最好的修養
    事件的起因是DG為了預熱11月21日在上海的大秀,拍攝了一個教中國人如何用筷子吃義大利菜的廣告宣傳片。宣傳片中的中國模特用奇怪的姿勢吃披薩以及旁白傲慢地稱呼筷子為「小棍子」、「鉗子」等尷尬的片段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強烈不滿。
  • 韓國公司YG辱華事件後續:老闆梁鉉錫刪除道歉內容
    大家應該還記得上個月韓國綜藝《YG戰資》的辱華事件,當時,《YG戰資》中不僅出現不完整的中國地圖,節目組還讓演員以清朝裝束出鏡,大呼
  • 防彈辱華事件發酵:粉絲站停購專輯抵制,復旦教授評價一針見血
    近日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在領取某歐美獎項時發布不當言論,被指辱華,一時之間引起爭議,網友自發關注起此次事件,希望能得到正面回應,經歷了一段時間輿論發酵
  • 新聞早班車丨IS聲稱綁架並殺害兩名中國公民 外交部凌晨回應
    外交部凌晨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日就關於在巴基斯坦遭綁架的兩名中國人質被殺害的報導回答了記者提問。華春瑩說:「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並對此表示嚴重關切。這段時間,我們一直設法解救這兩名遭綁架人質。中方正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巴基斯坦方面,了解核實有關情況。
  • 外交部回應
    在1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就近日熱點進行回應。  問:據報導,中國政府向駐華外交官通報了中印邊界對峙有關情況,表示中方一直保持克制,但不會永遠保持耐心。你能否介紹有關通報具體內容?  答: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國家駐華外交官對此感到震驚和難以理解,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求證。我想強調的是,此次事件事實非常清楚,中印邊界錫金段是中印雙方共同承認的已定邊界,這次事件的實質是印軍非法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領土。
  • 廈門大學潔潔良辱華事件|90後眼裡2018輿情事件中的中國
    5.1 為什麼此類事件易引發關注        涉及民族情感的輿情事件特別容易引發關注。根據蟻坊數據來看,相關熱點輿情事件的發酵周期較短,大致為2到3天。事件一經曝出,迅速進入活躍期。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網民擁有較高的民族認同感,也對此類辱華、辱國事件應保持高度警惕,認為如果不能嚴肅處理這類事件可能會影響社會輿論的導向,甚至威脅國家安全;其次,近年來中國國家綜合力量明顯增強,科技和經濟等方面的變化以及國家對民族自信感的強調等提升了民族自尊,對於該類敏感性事件,很容易引發大量網民的關注與熱議。
  • 美國人對「辱華」事件出手了 中國網友:幹得漂亮
    又有一名外國人因「辱華」被懲罰,但這次懲罰他的不是中國網友,而是美國人。美國著名遊戲軟體開發公司維爾福公司(V社)3日發布公告稱,禁止曾發表「辱華」言論的菲律賓選手Kuku參加即將於重慶舉行的《刀塔2》(DOTA2)特級錦標賽。對此,中外網友紛紛表示「幹得漂亮」。參考消息網報導,11月初,菲律賓TNC戰隊的選手Kuku被曝在遊戲中使用辱華詞彙「ching chong」。
  • 防彈少年團這事,中韓兩國外交部都回應了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13日就此事作出回應,表示對該事件保持關注,並稱今後將為發展韓中關係、促進韓中友誼繼續努力。據報導,韓國外交部副發言人李在雄(音)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一些中國網民指責防彈少年團(BTS)談及韓戰的有關言論,韓國政府方面對此事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