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如埃米爾•霍卡伊姆(Emile Hokayem)告訴我的那樣,杜馬鎮暴力的邏輯是直接的,對薩達特政權而言確實也是成功的。霍卡伊姆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研究員,自敘利亞戰爭爆發起一直研究這場戰爭。
該地區是叛軍控制的最後堡壘之一,對首都大馬士革恢復和平構成威脅。所有其他軍事手段都試過了,但都沒能迫使叛軍投降。在杜馬鎮被毒氣襲擊後,伊斯蘭軍(Jaysh al-Islam)很快停止了抵抗。
霍卡伊姆近日聯繫過的政府熟人,從策略角度為阿薩德政權的這次攻擊進行了辯護。「人們已認同和接受了阿薩德的勝利,並認可,無論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他說。
此外,西方政府再次站到阿薩德的對立面的事實,或許並沒有看上去那麼不利。軍事打擊的目標是化學武器的生產,而不是軍事資產。而且,霍卡伊姆說,阿薩德完全進入了國際社會棄兒的角色,他僅僅考慮俄羅斯和伊朗兩國政府的反應。其他所有人都不重要。
敘利亞問題專家、《伊斯蘭國:恐怖軍隊內部》(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的共同作者哈桑•哈桑(Hassan Hassan)告訴我,事實上,有限的報復強化了毒氣攻擊想要傳遞的意圖,並有助於阿薩德重新取得對剩餘叛軍據點的控制權。「當你擊敗叛軍,傳遞出一個世界將不會擋路的信號,這個信號會被放大很多倍,」他說,「它告訴其他地區的抵抗力量,沒有人會去拯救他們。因此,如果他們想要保住性命,就必須創造條件讓阿薩德政權恢復控制。」
可怕的是,這個政權的心理以及它可以指望的伊朗和俄羅斯的支持都表明,不管有沒有化學武器在手,它都將在杜馬鎮攻擊後採取更野蠻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