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中文網相關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校網公告,一名20歲的華裔大三學生切斯特·林於當地時間1月12日在紐約市某家醫院自殺身亡。
本科生院長凱薩琳(Kathleen Deignan)在1月13日早晨以電子郵件通知學生,信中稱「這是一個非常悲傷、難過的消息,Chester Lam在醫院結束自己僅僅20歲的生命。校方將為同學們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據學校公告,林的家在新澤西的摩根維爾,他畢業於新澤西的一所高中。林的母親此前已經去世,現在家中只剩下他的父親和一個哥哥。校方稱已經就這一不幸向他的家人送去慰問,目前還沒有安排校內的哀悼活動。
林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在醫院自殺那日正臨近學校全專業本科生上交作業最後期限,疑因學業壓力太大而自殺。
目前,具體自殺原因還在排查中,是否因為學業壓力原因還不得而知……但是留學生、華裔學生因學業以及心理壓力在國外自殺的案件卻比比皆是:
就在去年年末,美國康奈爾大學大四學生,來自中國成都的留學生小田的屍體在自己的公寓中被發現。據相關報導,小田在朋友圈裡和現實生活中性格不一樣。現實中的她開朗,而朋友圈的她卻有點憂鬱……
人前微笑,人後悲傷,小田不是唯一一個。
2017年2月,加州大學的L自殺身亡,她自殺前,定時寫好微博遺書,向外界宣告了自己無法承擔生命的重量;
2017年3月2日,出國留學的甄梅梅,因無法適應國外全英語教學環境以及國內外生活狀態變化,罹患上重度抑鬱症,被送回國後不到一個月墜樓身亡;
2017年10月,在美國攻讀生物學博士的中國留學生唐曉琳在金門大橋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唐曉琳從事的研究工作非常辛苦,學業壓力巨大,經常整夜整夜地守在實驗室裡,「眼睛熬得通紅」……
這些沉重的自殺案件無疑又給留學生貼上了「懦弱」的標籤,然而在這背後,人們卻無法真正感同身受,是一個又一個在海外求學打拼、在崩潰邊緣獨自徘徊的身影。
大部分的中國留學生都是在國內應試教育的環境中長大,從小就只是讀書和學習,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考分和成績。對於如何在陌生環境中妥善處理自己承受的壓力,他們不懂。
據耶魯大學發布的研究表明,中國留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令人警惕。這份調查顯示45%的中國留學生稱曾出現過抑鬱症狀,29%的人稱有焦慮症狀,而美國大學中常規的焦慮及抑鬱比例只有13%。
對不少留學生來說,心理治療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成績優異,但在發展自我認知與自尊的過程中陷入困境。並且,受抑鬱困擾的絕不僅僅是中國留學生,心理疾病已成為美國亞裔社區中前十大死因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悲傷和抑鬱再正常且不可避免,發現自己的抑鬱也絕不是世界末日,請不要將自己鎖在封閉的世界~
新學期已經到來,請放慢你的腳步!在你周圍尋找那些真正關心和在意你的人,嘗試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可能你會發現就算是低落、悲傷、難過,也可以被尊重、被討論、被關照!
如有其他留學疑問
歡迎添加QQ1930980033 或個人微信號
liuxuemm1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答覆~
推薦閱讀:
眾籌50萬赴美留學,當年毅然「賣自己」到如今的成功「贖身」,留學生一直在證明自己!
2018留學歐洲哪裡「most affordable」?這裡有一份性價比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