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已是現在人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甚至變成依賴,只要你想到的東西都會有的購,就欠「老婆」沒上架了。但遺憾是在網購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公卻花樣百出,就像今天一位網友向小編大吐苦水,為什麼明明網購標明是「免郵費的」怎麼去取快遞時對方就以轉運費為由另要附加費,還說物品大件就是這樣。
相信類似的事例大家也遇到,是否懂得去維理那就見仁見智了。更離譜的是網友還反映有時兩塊錢免郵網購,到頭還要三塊錢附加費,醬油都貴過雞了。
事後筆者向一間快遞公司朋友了解,得出是或存在個人私吞現象。
協商向賣家反映後得出的答案
可能有的朋友會認為幾塊錢不覺得什麼,但如果把「不覺得」發展成習慣了,那樣就不是幾塊錢的問題了,說嚴重點那算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
物流公司與賣家在買家購物時必須說清楚,別打著「免郵費」的旗號而在外又是一套,公司制度變更我們可以了解,但前提下必須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願賣願買,有時不是幾塊錢的問題,而是心態過不去這關,消費者在網購時已經標明詳細地址和交易細節,如果送不了需要什麼條件就說明,否則分明是對消費者「先斬後奏」。
為什麼物流公司會明文規定在託運過程中如買了損失保險就有得保障,否則你就聽天由命了。
而類似對比消費者所網購中明文規定的「免郵費」那不是紙上談兵了嗎?
某公司制度我們就無時間去探討了,筆者希望大家借鑑,日後在網購時切記要八卦多問一些賣家這方面的東東,有時賣家與物流公司也是不知情的,順便保留證據方便日後維權,取快遞時遇到需要額外付費建議致電客服了解再作交易,別讓方便快捷的網淘變成某些人「暗中抽水」現象,損害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