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名單國家」的有27個國家。如果韓國被從名單上刪除,將成為第一個被移除的國家。
7月初,日本對3種半導體材料進行出口管制,已經令韓方大為惱火,這「第二輪措施」影響的貨品種類要多得多。韓聯社先前報導,一旦韓國被清出「白名單」,除食品、木材等商品外,幾乎所有產業的1100多種產品將受影響。報導還認為,韓國政府必然強硬以對,韓日關係將面臨最糟糕局面,韓日安保合作關係也將受到影響。
隨後,韓國政府、國會、經濟界等紛紛作出強烈反應,總統文在寅2日召開緊急國務會議,並以「極大挑釁」「倒打一耙」等激烈言辭批判日本,警告日方「要為今後發生的一切後果負全責」。韓國政府隨即宣布也把日本移出韓國的出口「白名單」。
日韓不睦非一日之寒。日韓雙方的這場糾紛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慰安婦」、強徵勞工、獨島(日稱「竹島」)之爭等歷史遺留問題也一直是雙邊爭論不休的焦點。
7月4日,日本政府宣布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管制,使得原來的政治糾紛徹底轉化為了貿易摩擦。
分析稱,日本和韓國由於二戰遺留問題未解、經濟競爭加劇,雙邊關係不斷惡化,這次出口管制措施只是兩國矛盾的集中爆發。
日方的出口管制舉措,可謂是卡住韓國經濟的「命脈」。半導體產業是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約佔韓國出口的五分之一。此次日本限制出口的半導體材料,是韓國智慧型手機、晶片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
韓企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合適的替代供應商。一項調查顯示,如果日本制裁長期化,近6成韓企表示,將很難堅持6個月以上。
而在8月1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與韓國外長康京和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此次會談持續大約1小時,期間雙方就強徵勞工問題、日方是否將韓國踢出「白名單」等問題進行交流。但日媒表示,此次會談中,日韓雙方各自表達了自方立場後,雙方不歡而散。
兩個國家本來就因歷史問題等齟齬不斷,這下新仇加舊恨,矛盾大大升級。日本共同社稱,日韓對立恐怕會陷入深不見底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