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乳業全媒體,微、網、刊24小時播報
文/食悟乳業研究院
中國乳業第一民間智庫
今天下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報: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經銷的兩批次藹兒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特殊醫學)(原產國:荷蘭),硒檢出值均低於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比明示值低33.7%和37.4%。食藥監已經責令進口商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並依法予以查處。
乳業第一新媒體《食悟》了解到,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提高免疫力和預防癌症非常重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低於標示值的80%。硒元素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可能:食品原料本底含量不清;企業未按照標籤明示值或企業標準的要求進行添加。
工商信息顯示,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法人獨資公司,唯一的股東就是雀巢(中國)有限公司。
事實上,雀巢2012年收購惠氏以來,這個全球最大奶粉團夥在中國市場做的兩件事格外引人關注:雀巢銷售人員2012年前後在蘭州違規開拓醫務渠道,通過非法手段搶佔部分醫院第一口奶,去年10月底已經收到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2013年7月,惠氏等奶粉企業受到我國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證據材料顯示,這些企業對下遊經營者採取合同約定、直接罰款、變相罰款、扣減返利、限制供貨、停止供貨等多種懲罰性和約束性措施,一旦下遊經營者不按涉案企業規定價格或限定的最低價銷售,就會遭到懲罰。
前兩天,惠氏在中國市場推出有機奶粉,價格也是因為「有機」概念進一步水漲船高。以往普通版啟賦2段的價格已經定在320元左右的高價位了,如今,冠以「有機」名義,不同包裝、同樣規格的2段產品價格直接漲到了458元。
每個行業,太暴利反而不利於健康發展,只有賺取合理利潤的行業,才能穩健前行。一直以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就因為產品屬性特殊,定價權完全掌握在企業手中,尤其是消費者盲目崇信的洋奶粉。
前兩年,有些行業分析師預測嬰幼兒配方奶粉未來價格會呈下行趨勢,這個觀點在從事進口奶粉的業內人士看來,幾乎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他們看來,越是漲價,消費者越是購買,因為消費者不差錢,覺得貴的才是好的。
為了扭轉這種畸形市場局面,君樂寶、新希望等企業曾力圖打造國內國外同質同價,且君樂寶目前仍然在行動著,雖然略顯孤單,但終究是為了消費者切身利益考慮,以最優的品質,親民的價格,贏取更多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和信心。
其實,價格越漲越高的洋奶粉,其實在中國經銷的終端門店並賺不了多少錢,有些門店老闆反映,一罐頂多賺20-30元,這點利潤在房租和人工成本面前,簡直少得可憐。那麼,為什麼嬰童連鎖系統還樂此不疲去推銷進口奶粉呢?
就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對洋奶粉的崇信心理,畢竟這些洋奶粉的品牌知名度還是比較大的,通過洋品牌引流,進而誘導消費者購買某些利潤空間相對較大的國產品牌。因此,洋品牌意味著人流,或者說是催化劑,國內渠道已經離不開了。
同時,白花花的銀子流向了海外洋奶粉企業、牧場主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