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奇襲,美國巨頭急了,傲慢會付出代價

2021-02-23 新財迷

拼多多中國電商的新興勢力,特斯拉是美國電動車的領頭羊。兩家原本沒什麼關係企業,最近突然吵了起來。

7月中旬,商家「宜買車」為了做推廣,在拼多多平臺上發起一次團購活動,目標是5輛特斯拉Model 3。

Model 3官方指導價是27.18萬元,而此次團購價是25.18萬元,補貼2萬元。

7月21日,特斯拉突然發布聲明稱,沒有和拼多多就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想,拼多多是不是在賣假貨,結果被抓到?拼多多回應很迅速,表示在與商家溝通過後,確認「車是正品,補貼也是真的」。一方說沒有進行合作,另一方堅稱車是正品,那麼,到底誰在說謊?答案是,兩方都沒說謊。拼多多和商家只是提供購車補貼,成功拼團的消費者,拿著補貼去特拉斯官方平臺買車,程序上沒有問題,但是特斯拉不樂意。按理說,特斯拉不但沒有損失(拿到的錢一點沒少),而且還增加了汽車銷量,有什麼好不樂意?有別於傳統的經銷商模式,特斯拉堅持「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和服務」的直營模式,以便牢牢掌握銷售渠道。這套模式在美國運轉順利,可是在中國市場遭到挑戰。特斯拉沒想到,有人願意出這麼多錢來補貼消費者,幫他賣車。那拼多多和商家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了流量。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巨大的流量等同於錢。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後,困擾已久的產能問題得到緩解,其銷量有了大幅增長,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中國市場。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約為9萬,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三分之一。眼看特斯拉這麼火,一些中國商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比如此次爭端中的拼多多和宜買車。大概10萬左右的補貼,就為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營銷,至少,在上萬參與團購的消費者,他們算是出名了。如果特斯拉容忍此類團購活動進行,未來會有更多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車,這是對特斯拉直營模式的重大打擊。問題在於,他們還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特斯拉不知道哪些消費者參與了團購,他們更不可能阻止消費者的正常買車行為。說到底,特斯拉能夠這麼有底氣堅持直營,而堅決反對第三方平臺的團購,是基於其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有一天,當中國電動車品牌真正崛起後,感受到危機的特斯拉,還能對第三方平臺說不嗎?

- END -

相關焦點

  • 西方人終於明白,原來傲慢和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
    上市企業錢皇專注床上用品製造28年,高端水晶絨+天然乳膠,雙重抗菌防蟎,絨毛細密不起靜電,貼身暖柔,越睡越溫暖愜意
  • 讓仗勢欺壓中國者付出代價!
    中國面臨促使那些美國盟友在華盛頓與北京的衝突中保持中立的緊迫挑戰。應當說,實現這個目標或者在相當程度上做到這一點,是很可能做到的,因為中國並沒有真正威脅到那些國家的戰略安全,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比跟著美國走對華強硬路線更有利於實現它們的國家利益。但是中國為了拉住美國的那些盟國,不意味著我們應處處都讓著它們。
  • 英媒:美國逼中國自研晶片,無疑是把美國企業拱手送給中國市場
    並且為了將來重新回到5G手機市場,華為旗下的海思團隊一直在自研晶片,如今也有了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雖然距離成功還很遙遠,不過和我們相比,美國的晶片企業日子其實也好過不到哪裡去,英國媒體曾稱:美國逼中國自言晶片,無疑是把美國企業拱手送給中國市場。
  • 消息已經證實,中方拒不接聽澳洲電話,終於為惹怒中國付出代價
    一般情況下,澳大利亞就算和中國不能做好朋友,也該能維持表面上的尊重友好。可是,不知道澳大利亞的政客是怎麼想的,有機會就炮轟中國。這下終於好了,中方拒不接聽接澳洲電話,並給這則消息已經證實,看來澳大利亞終於為惹怒中國付出了應有的代價。據悉,從今年5月份以來,中方就已經開始拒絕接聽澳大利亞方面的有關來電。這一切還怨不得中國,全是澳大利亞自己作出來的。
  • 付出代價?除了嘴炮,你敢來真的嗎?
    他放言稱,因為中國「背棄」了對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中國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要我們付出代價,你有這個本事嗎?你們,有這個本事嗎? 最近幾年,你們張嘴閉嘴要我們如何如何,不然就會對我們如何如何,這樣的威脅少嗎?你們哪一次的威脅嚇倒了我們?
  • 華盛頓郵報:川普染新冠,華裔美國人在付出代價(雙語)
    川普確診後,研究人員發現針對亞裔美國人和中國的敵意言論激增。民權組織反誹謗聯盟的研究人員表示,川普總統確診新冠的消息正在加劇社交媒體對亞裔美國人的新攻擊和對中國的敵意。例如,在一條自刪除以來發給394,000名追隨者的推特上,支持川普的前國會候選人迪恩娜·洛林表示,「中國必須為給了川普COVID付出代價」,並發誓「我們將擁有正義」。Another Twitter user with 114,000 followers blamed Chinese for trying to assassinate Trump.
  • 航發巨頭瀕臨破產,出售50%股份給中國,美國欲阻止卻來晚一步
    歐洲航發巨頭馬達西奇公司和中國航空之間的收購案出現了新的重大轉折。美國顧問博爾頓目前已經明確表態,打算阻止這筆交易。
  • 庫哈斯訪談:「建築行業會為過慢的節奏付出代價」
    圖片來自網絡普利茲克獎得主,知名建築師、建築理論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日前在美國建築師協會
  •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這幾個英國淑女告訴你,當中國功夫遇上喪屍會怎麼樣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是的,同名小說。一個名叫Seth Graham-Smith的作者寫了一本關於《傲慢與偏見》的同人文,把喪屍這個元素糅合到了《傲慢與偏見》的世界中,然後這部書又被拍成了電影。
  • 美國超市巨頭中國開業僅5小時,被迫緊急關門
    8月27日上午,美國零售超市巨頭開市客(Costco)在上海閔行開業。
  • 美國這次聽懂了中國的話!
    自宣布克拉夫特將訪臺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破壞中美關係的言行。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利益。美方必將為其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劃重點,美方必將為其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什麼代價叫沉重,就是美國可能承受不了,屬於殘腳跛手,或深受內傷的代價。絕不可能是蹭破點皮,或者劃了一道小口子。
  • 韓國船運倒下了,中國航運或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巨頭!
    如果航運界巨頭併購已經成為事實,那麼在此次東方海外被收購的消息中,到底哪一個航運巨頭能夠成為東方海外的老大呢?  中遠海運為中國航運企業,在2016年6月份時,通過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併購形成,而香港東方海外或多或少會與政局存在一定的關係。
  • 英語早讀:拯救世界需要付出代價
  • 急報!印度一句話,讓中國5年努力化為泡影,西方:印度要「颳風」了
    印度和我國同為人口大國,在多領域都進行著合作,但是印度的一句話,讓我國企業五年的付出白做,對此西方媒體表示:印度準備好迎接風暴吧!01中印企業合作回望幾十年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後,而經過這幾十年不斷的摸索、付出,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全球百大美容企業2016排行榜,中國只有四家企業上榜
    美國時尚行業權威商業媒體 WWD 公布了 2016年度全球美容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的依據是上榜公司2016年的美容產品銷售額。 進入2016年全球百強美容企業榜單的中國企業共有4家,分別是: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第47位)、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57位)、香港利豐集團(第72位)、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75位)。
  • 重大事件中國必須拋棄「限韓令」,重新給韓流開門?韓娛樂巨頭好大的口氣
    不過據中國青年網報導,韓國目前並未拿著「中國結」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但已經將其列入了韓國官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韓國不止一次的將中國文化「模糊化、共享化」,試圖通過提升韓國文化的話語權,為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而搶奪「中國文化」還不夠,韓國娛樂巨頭竟然口出狂言,要求中國必須重新給「韓流」開門。
  • 慘烈災難在美國上演,英媒指出明路:這次靠中國,還有希望
    美國災難重重美國的加州是今年火災的重點受災對象,損失非常的慘重。目前美國已經付出了嚴重的代價,讓人感到心痛的是,火災仍然沒有得到控制,還在繼續燃燒,給疫情之中的美國帶來了雙重災難。美國「打壓」中國 給自己埋下隱患面對美國的困境,英國媒體卻給其指出了一條明路。根據英國媒體報導,早在去年十月,美國就以安全問題對中國的無人機下達了禁令。實際上,在火災的防治工作中,無人機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 德國: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家「世界第一」的雷射巨頭在中國
    中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從之前的落後國家,發展成當下的模樣,只有了二十年的時間,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發展成當下的模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因此中國也獲得了發展最快的國家這個稱號。其實中國獲得的稱號非常多,這個只是其中的一個稱號,中國還有安全大國,美食大國,環保大國和基建狂魔等稱號,而且每一個稱號都非常符合中國當下的現狀,雖說如此,但是科技水平才最能體現是強國的特徵,所以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在科技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