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中國電商的新興勢力,特斯拉是美國電動車的領頭羊。兩家原本沒什麼關係企業,最近突然吵了起來。
7月中旬,商家「宜買車」為了做推廣,在拼多多平臺上發起一次團購活動,目標是5輛特斯拉Model 3。
Model 3官方指導價是27.18萬元,而此次團購價是25.18萬元,補貼2萬元。
7月21日,特斯拉突然發布聲明稱,沒有和拼多多就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想,拼多多是不是在賣假貨,結果被抓到?拼多多回應很迅速,表示在與商家溝通過後,確認「車是正品,補貼也是真的」。一方說沒有進行合作,另一方堅稱車是正品,那麼,到底誰在說謊?答案是,兩方都沒說謊。拼多多和商家只是提供購車補貼,成功拼團的消費者,拿著補貼去特拉斯官方平臺買車,程序上沒有問題,但是特斯拉不樂意。按理說,特斯拉不但沒有損失(拿到的錢一點沒少),而且還增加了汽車銷量,有什麼好不樂意?有別於傳統的經銷商模式,特斯拉堅持「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和服務」的直營模式,以便牢牢掌握銷售渠道。這套模式在美國運轉順利,可是在中國市場遭到挑戰。特斯拉沒想到,有人願意出這麼多錢來補貼消費者,幫他賣車。那拼多多和商家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了流量。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巨大的流量等同於錢。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後,困擾已久的產能問題得到緩解,其銷量有了大幅增長,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中國市場。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約為9萬,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三分之一。眼看特斯拉這麼火,一些中國商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比如此次爭端中的拼多多和宜買車。大概10萬左右的補貼,就為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營銷,至少,在上萬參與團購的消費者,他們算是出名了。如果特斯拉容忍此類團購活動進行,未來會有更多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車,這是對特斯拉直營模式的重大打擊。問題在於,他們還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特斯拉不知道哪些消費者參與了團購,他們更不可能阻止消費者的正常買車行為。說到底,特斯拉能夠這麼有底氣堅持直營,而堅決反對第三方平臺的團購,是基於其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有一天,當中國電動車品牌真正崛起後,感受到危機的特斯拉,還能對第三方平臺說不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