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25篇原創文章。
《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作家兼律師蔡美兒於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這本書使「虎媽」這一概念得到了迅速普及,同時也為2014-2015年新加坡電視劇《虎媽》、2015年中國大陸電視劇《虎媽貓爸》和2017年香港電視劇《虎媽藍調》提供了靈感。
在美國,此書甫一出版,就招到眾多非議,因為書中介紹的中國傳統式的懲罰式教育,與美國提倡的快樂教育格格不入。
出於好奇,我也買了一本書來閱讀,總的來說,受益良多。特別是在看了作者對兩個女兒的近乎苛刻的管教之後,我原本藏有的對苗苗嚴格管理的自責之心,一下子釋然了。
事實勝於雄辯。」虎媽「蔡美兒的兩個女兒索菲亞和露露,最終都考上了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其中姐姐索菲亞後來又考上了耶魯大學的研究生。姐妹兩人用事實驗證了」虎媽「教育方式的成功。
其中有一個介紹索菲亞童年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索菲亞從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認字母表,3歲就開始閱讀Louisa May Alcott的英文名著《小婦人》(Little Women)。
這一點的確挺讓人吃驚的。正常的美國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之間,還在學習自然拼讀,閱讀分級讀物,準備開始閱讀橋梁書和章節書,而索菲亞已經開始閱讀英文名著了。要知道,能讀英文名著,至少要5000以上的詞彙量。
下面是我節選的《小婦人》中的一個片段:
The four young faces on which the firelight shone brightened at the cheerful words, but darkened again as Jo said sadly, "We haven't got Father, and shall not have him for a long time.
三歲的小孩讀這樣的書,其超前訓練,即使是在中國,也是絕無僅有。
由此看來,我家的英語啟蒙,強度還是比較小,節奏比較慢,思想比較保守。這兩天重讀《虎媽戰歌》,相信會有更多收穫。
最近,「虎媽」的大女兒索菲亞·蔡·魯班菲德(Sophia Chua-Rubenfeld)的一篇博文:How to Study Like a Harvard Student? (《如何像一個哈佛學生一樣學習?》),在歐美社交網站瘋傳,並且引發熱議。
出於好奇,我找到了英文原文,選出其中對我有啟發意義的幾條,進行了初步的思考。
1.Study less, but study better. 少學但要學得高效。
苗爸解讀:這對我的家庭英語啟蒙很有幫助,每次學的量要少,但是要注重效率。特別是對於兒童來說,他的注意力時間較短,長時間學一項內容,會影響孩子的關注熱情和效率。
2.Do a little every day, but don't let it be your whole day. 每天完成一個小任務,但是別讓這個任務佔滿你的一天。
苗爸解讀:制定「每日任務清單」,是我一直以來在推廣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每天要給孩子留出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3.Give yourself incentive. 給自己一些激勵。
苗爸解讀:在每完成一項或兩項任務之後,可以允許孩子做一會兒自己想做的事情,以此作為獎勵,這樣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盼頭,積極性也會提升。
4.Don't read everything, but understand everything that you read. Bullet points. 不要想著讀遍所有的書,而是要理解你讀的每一本書。列出要點。
苗爸解讀:現在,熱衷於給孩子買英文故事書的家長很多,總希望孩子能夠讀完所有的英文經典故事書,而忽略了認真讀懂一本書的重要性。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畢竟,啟發思維比獲取知識更重要。
最顛覆我思維的是索菲亞的下面一個建議。
5.People are often contemptuous of rote learning. Newsflash: even at great intellectual bastions like Harvard, you will be required to memorize formulas, names and dates. To memorize effectively: stop reading your list over and over again. It doesn't work. Say it out loud, write it down.
人們時常鄙視死記硬背的學習。新聞快訊:即使在像哈佛這樣偉大的知識堡壘,你也需要記住公式、人名和日期。如何有效地背誦?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讀你的記憶內容。不管用。要大聲說出來,並把它寫下來。
苗爸解讀:當國人每天都在詬病中國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的時候,美國的哈佛大學,莘莘學子們的最高夢想學府,一所以創新為特色的學術殿堂,竟然也在要求學生們死記硬背,這的確是有點匪夷所思。
創新源自模仿,模仿離不開死記硬背,先死後活,死去活來。看來,我要重新認識英語背誦的重要性了。
我一直在說,學英語比的是積累,而最好的積累就是背誦,背誦是學好英語的基本功。當然,任何事情都遵循一個原則:物極必反。
雖然,我強調背誦的重要性,但是,背誦不是學好英語的全部,背誦只是精讀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初級階段。到了中級階段之後,泛讀的量就比較重要了。
相關文章:
英語啟蒙:一個靠譜的路線圖
英語啟蒙:聽說的起步指導
英語啟蒙:陪孩子一起TPR
英語啟蒙:TPR親子活動高級篇
英語啟蒙:TPR親子活動高級篇2
英語啟蒙:TPR親子活動高級篇3
英語啟蒙:TPR親子互動遊戲的法寶
英語啟蒙:為什麼TPR是第一步?
英語啟蒙:為什麼TPR如此重要?
英語啟蒙:不一樣的TPR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軟實力英語
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長按二維碼關注「軟實力英語」公眾號,每天為您分享「英語啟蒙」的真正乾貨!
更多關於英語啟蒙經典書籍的介紹,敬請點擊左下角的藍字「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