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都是向好向上生長的,當她遇到一個很好的盟友之後,也會激發她內心的動力和能量!
——暖暖
之前提到的數學大神媽媽。
她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影響著女兒。
我是一個43歲的高齡媽媽,做全職媽媽4年。從一開始我就把全職媽媽當作是自己的一份新工作。
第一次做媽媽,肯定不熟悉,這樣才更有挑戰。我愛做有挑戰的工作,所有目前做得還挺蠻帶勁的。雖然也免不了會有被娃弄到崩潰的時候,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都懂的。
我每天的工作是就是找各種陪玩的點子,和娃一起玩,然後見縫插針處理各種家務活;
再就是利用碎片時間看看學習群(咱們的英語群)和關注的幾個公號(包括豆包老師的,潛水愛好者);
也看了一些育兒相關的書補充理論知識儲備。
女兒很小的時候開始比較重視孩子的數感,所以下了一些功夫,也有了不錯的成果。
你跪了嗎 | 這個大牛媽媽把數感啟蒙玩到你膝蓋癱軟!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女兒的英語的成長過程。
對的,我的英語是和女兒一起成長的。
我只是一個非常非常普通的大專生。上學時英語成績就一直不太好,後面工作了也完全用不到,所以我不說英語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女兒出生後,覺得得英語還是要早點啟蒙,大概兩歲半開始的吧。從娃喜歡的動物單詞閃卡開始的。
我二十年沒說過英文了。當時看到一些文章裡說,不要太在乎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只要多和孩子互動就好,所以我互動倒是蠻多的。不過我英文水平有限,僅僅給娃增加了一些發音錯誤的詞彙罷了。
其實孩子爸爸的英語還不錯,但平時可以陪娃的時間太少了。
在現在的我看來,那個文章只說對了一半,發音其實真的很重要。
我的女兒說話很早,開始啟蒙英語的時候已經會說很多中文了。一開始她覺得這個語言和中文不一樣,還興趣滿滿,後面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英語都沒有太大興趣。
大概因為我的英文輸入太少了,隨著她一個月一個月的長大,她不可避免的中文強勢了。
我也想了各種辦法幫她找到學英語的興趣點,但效果都不理想。
轉機的到來,有點突然,也不是我計劃內的。
我參加豆包發音課的糾音後,我每天都會專門花一些時間來練習發音作業。
在她看來就是,我每天總是在努力的嘰裡呱啦的說英語。於是她似乎突然有種找到對手了,或者說是盟友的感覺。
她會和我一起讀,我讀一句她讀一句,她越來越有興趣,甚至後面她還會說她比我讀的好。
每晚的每日一句親子口語,我會聽很多遍,練很多遍。因為我的蹩腳英語,她都聽不下去了,她還說:「豆包老師說的不對,媽媽明明是費力的讀英語嘛!」
大概為了表現出比我厲害,現在她基本都只看英文動畫片,也從動畫片裡學到很多的句子,時不時向我「顯擺」,老母親顯然已經有些落後了。
不得不說,孩子天生都是好勝的,向上的。
這段啟蒙經歷,也給了我一個新思路:我們完全可以和娃成為盟友,結伴一起學英語。
這個就有點像我們健身要找個夥伴一起一樣,有人互相督促,會更好的堅持,只是這個隊友換成了自己的娃。
孩子天生都是向好向上生長的,當她遇到一個很好的盟友之後,也會激發她內心的動力和能量!
這個過程,我們也建立了很棒的親子關係。現在一起說英語已經是我們非常快樂的生活日常。
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和寶寶一起互動英語的方式,讓英語的陪伴伴隨真正快樂的時光,留下美好的回憶。
英語是深入了解與感知這個世界的重要工具。
0-3歲是語感啟蒙的最佳階段,在語感啟蒙過程中孩子以聽為主,通過各種磨耳朵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語感。
3-5歲是語意啟蒙的最佳階段,孩子英語學習開始以聽說應用能力為主。抓住孩子的語言黃金期,讓你們今天的共同努力,成為將來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