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棉蘭老島: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對話經驗

2021-02-13 聖座消息
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舉行世界不同信仰和諧周,旨在推動穆斯林和基督徒團體活出具有真誠和相互寬恕的關係。

(梵蒂岡新聞網)每年的2月1日至7日是世界不同信仰和諧周,其目的是推動穆斯林和基督徒團體活出具有真誠和相互寬恕的關係。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每年都舉行這和諧周,旨在向世界表明,穆斯林和基督徒相信和平,他們努力克服恐懼和偏見,支持修和。

在棉蘭老島服務的宗座外方傳教會會士、菲律賓主教團宗教對話委員會秘書達安布拉(Sebastiano D』Ambra)神父向羅馬觀察報表示,在不安的情況下,在那些相信天主的人中依然浮現出希望的標記。在此危機時刻,「我們蒙召要更多地聆聽天主的聲音」,包括需要改善不同文化和宗教的民族之間的關係。

達安布拉接著指出,為此,在團結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跨宗教運動中,誕生了一個新的名為「呼聲」的創舉,該倡議的目的是在各傳播領域服務,「讓更多的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參與其中」,在對話、相遇,以及和睦共處的道路上成為精神上的旅伴。

奧扎米茲教區的查莫阿德(Martin Jumoad)總主教表示,「在目前緊急情況中,需要努力熱情、慷慨大方地對待他人,尤其是那些受苦者」。在這新冠疫情時期,穆斯林和基督徒有機會為真正的人類兄弟情誼作見證。總主教也期望眾人「一同善度國際人類博愛日,努力建設一個和平、寬容、包容,以及相互理解和團結關懷的文化」。

Vatican News(梵蒂岡新聞網)是聖座官方媒體,其指導準則是「使徒的、傳教的,尤其關注窘困、貧窮、艱難的處境」。中文編輯部每天翻譯和編輯有關教宗、聖座、地方教會的新聞,同時從福音視角解讀全球大事。公眾號內容屬聖座傳播部所有,或受其支配,受版權保護。如需轉載請聯繫編輯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www.vaticannews.cn

相關焦點

  • 【實時資訊】菲律賓宗教場所再次遇襲
    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三寶顏市一座清真寺30日凌晨遭手榴彈襲擊,兩人身亡,四人受傷。
  • 理解東南亞政治:宗教、家族、性別
    宗教對東南亞各國的政治心理和意識形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緬甸,民眾通常會用佛教中的業力(Karma)觀念來理解政府和行政權威。他們認為一個人可以成為政府官員或行政權威,那是因為此人以往(前世)的行為導致的善業所致,而廣大民眾被統治的命運也是業力導致。美國學者史拜羅將緬甸民眾的這種政治心理概括為"聽天由命"與"政治沉默"。
  • 菲律賓15%的女孩在18歲前結婚,菲律賓兒童新娘為何屢禁不止?
    我要的不只是關注,還有置頂 (☄⊙ω⊙)☄在菲律賓擁有眾多穆斯林的馬京達瑙省
  • 菲律賓海關在北棉蘭老查獲價值千萬的中國貨櫃
    菲信網時訊6月6日訊:6月6日當日,棉蘭老島北部的海關總署在東米薩米斯省塔戈洛安鎮(Tagoloan)的北棉蘭老國際貨櫃碼頭(Mindanao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查獲了價值約為
  • 新的宗教戰爭,即將在歐洲爆發!
    但是,最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外來移民族群與宗教結構的變化以及人口結構中族群宗教多樣性的提高,西方自由民主政體面臨著一種困境:  即國家需要恪守的「政治正確」原則,與移民群體擴張政治權利、擴張異質文明和宗教之間的不對稱狀態。
  • 菲律賓發現大量非法砍伐的木材
    上二圖:本次事件現場 來源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馬尼拉公報》長久以來,南阿古桑省經濟嚴重依賴其所處的棉蘭老島豐富的林木資源。卡拉加大區(Caraga Region)是菲律賓南部的行政大區,位於棉蘭老島東北部和附近的島嶼上,包括北蘇裡高省、南蘇裡高省、北阿古桑省、南阿古桑省、迪納加特群島省和武端市,總面積21 741平方千米。
  • 【基督教新聞】 基督徒離開中東影響甚巨
    「中東教會面臨嚴峻逼迫,基督徒越來越被邊緣化,儘管這個族群早在二千年前已在中東生活。許多人選擇離開,是為家庭謀更穩定的將來,但也有人堅守本鄉。無論如何,兩國目前的基督徒繼續以不同方式貢獻社會,涉足教育、文化與藝術、社會事務、政治、經濟、人道援助及宗教活動。」
  • 《中東的希望》報告:基督徒離開中東影響甚巨
    「中東教會面臨嚴峻逼迫,基督徒愈被邊緣化,儘管這個族群早在二千年前已在中東生活。許多人選擇離開,是為家庭謀更穩定將來,但也有人堅守本鄉。無論如何,兩國內之目前基督徒繼續以不同方式貢獻社會,涉足教育、文化與藝術、社會事務、政治、經濟、人道援助及宗教活動。」2011年前,敘利亞基督徒約2.2千萬,佔全國人口8至10%,但現今約四至五成離國。
  • 美國首次將奈及利亞列入宗教自由黑名單,奈及利亞否認美國指控
    周一,美國首次將奈及利亞列入宗教自由黑名單。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將奈及利亞列為宗教自由「特別關注的國家」,這是美國罕見地將一個民主國家納入黑名單。福音派基督徒蓬佩奧在推特上寫道:「這些年度名單表明,當宗教自由受到攻擊時,我們將採取行動。」
  • 菲律賓到底有多少島嶼?
    菲律賓有多少島嶼呢?相信大家都有個印象,似乎是7000多,然後可能有一些人會說是7107個島嶼,但這個答案已經不準確了,根據菲律賓國家地圖&資源信息管理局的最新統計,菲律賓共有7641個島嶼。其中有2000個島有人居住,同時菲律賓也是世界上第5大島國;首都馬尼拉人口1000多萬,佔全國人口的12%,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 丹麥擬要求宗教集會內容翻譯為丹麥語 人權組織批評
    人權組織批評政府藉此掌握宗教活動控制信仰自由,支持政府的社會民主黨則認為有效控制宗教組織在社會進行激進行動。 該草案還包括格陵蘭島及法羅群島兩個宗教團體,教會進行活動時需翻譯丹麥語,但當地居民除用丹麥語還用母語。
  • 菲律賓悄悄開發中業島,防長登島挑釁,下一刻卻笑不出來了
    不過,近來菲律賓對於美國的態度,開始有了巨大的變化,在美國承諾給予菲律賓國內經濟援助以及為菲律賓對美軍購開路以後,菲律賓總統對於美國的態度變化可以說是非常大了,一方面,籤署了總價20億美元的軍購訂單,一方面又和美軍在菲律賓海域進行演習。目前的菲律賓,又進入了地緣政治的泥潭。
  • 全球人口逾8成有宗教信仰
    紅色為基督宗教、橙色為佛教、綠色為伊斯蘭教、藍色為猶太教、棕色為印度教、紫色為無宗教信仰、白色為沒有單一宗教明顯佔大多數。顏色越深表示佔多數的宗教在該國越普遍。圖表來源:皮尤研究中心網站。來源:【天亞社】《人間福報》 錄入:2012-12-29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的最新《全球宗教概觀》報告,在全球69億人口中,有84%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32%、伊斯蘭教徒23%、印度教徒15%、佛教徒7%,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10億人中,有62%的人住在中國
  • 談談紋身與宗教的關係
    宗教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既熟悉又遙遠。不知道大家信不信教,或者身邊有沒有宗教人士。伊斯蘭教禁止紋身嗎?基督教卻鼓勵紋身?每個宗教都會有關於紋身的說法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受眾較大的宗教對於紋身的理解。
  • 馬人權委會建議登記局 簡化宗教修正程序
    (吉隆坡21日訊)針對砂拉越基督徒屢屢發生「被改教」為穆斯林事件,大馬人權委員會建議,若 是國民登記局本身行政上的失誤,可以簡化相關修正程序。
  • 世界衛生組織:菲律賓麻疹發病率上升至全球第三
    據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2019年8月27日報導,由於疫苗的假新聞和鄧卡夏(Dengvaxia)疫苗的爭議,麻疹病例增加了兩倍,由可預防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在今年前七個月中翻了兩番
  • 有菲律賓人幫助中國在南海造島?
    周二,菲反對黨參議員洪蒂維洛斯(Risa Hontiveros)要求參議院調查是否一些菲人參與到中國在西菲律賓海(南海的一部分)的人工島及軍事設施建設。    她在提交參議院第509號決議時表示,參議院必須對這一問題開展更深入調查,核查是否有地方政府官員與參與西菲律賓海軍事設施建設的中國公司相互勾結。
  • 馬來西亞五大宗教理事會籲維護國家和諧
    中新社12月25日報導,馬來西亞五大宗教理事會在吉隆坡發表聖誕和元旦祝詞時,呼籲馬來西亞保持豐富的文化和多元宗教,維護國家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