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集團董事長兼總執行長 張安平
對於「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行業發展新目標,我相信每一個臺泥人會產生強烈的共鳴。臺泥集團長期關注「人與自然環境、工廠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積極推動工廠與社會的對話。全世界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乾淨的能源以及如何處置社會廢棄物,所以發展乾淨能源的同時,還要為社會承擔減廢與處置廢棄物的責任,為打造乾淨的「無廢城市」而努力。臺泥的經營理念是「以大自然為主體,以社會利益為宗旨」,我相信這句話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傳遞的價值觀是不謀而合的。水泥和環境保護之間,不會永遠是在兩端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一個不斷理解跟交換的過程,同時水泥可以說是最環保的建材,不僅無毒而且使用時間長,製造過程中還可幫助社會解決廢棄物處理和回收問題。我們衷心期望每一位建材從業者,能讓中國特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為子孫留一片淨土的善念,引領著我們建設21世紀的城市文明與和諧社會。臺泥不只是水泥製造公司,還是專門處理人類與大自然間複雜關係的綠色環境工程公司,目前涉足廢棄物處理、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的研發,並積極打造新的能源產業,以此踐行對大自然保育、環境保護的承諾和減碳的決心。
臺泥在東亞地區的水泥從業者間率先啟動科學減碳計劃(SBTi),承諾設定2025年較基準年2016年減碳11%,成為全球4家通過該計劃審查的水泥企業之一。臺泥還與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共同發起2050年氣候願景,目標是使生產的水泥產品達到碳中和;同時,臺泥亦宣示2030年全集團噸水泥膠結材料排碳量將降至585公斤。
此外,臺泥在臺灣和平水泥廠進行現今世界上最大「鈣迴路碳捕捉」的試驗已有十年,預計發展建成每年可捕獲百萬噸二氧化碳的具有商業化規模的系統,同時也在進行微藻養殖生物固碳、混凝土二氧化碳養生固碳等研究。臺泥在臺灣屏東設立了「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目前已收集達33963種植物的種子或活體,為亞洲最大規模,以此保護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聯繫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建材》雜誌
請勿隨意修改文章內容
《中國建材》雜誌始創於1957年,是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主管主辦的、建材行業唯一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大16開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
關注點擊頂部標題下方「中國建材雜誌」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bianji@cbmm.com.cn
微信號:cbmm-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