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小夥成「世界記憶大師」:記憶訓練其實有規律可循

2021-02-12 睛彩濰坊

大家一定看過最強大腦,其中有一期關於一個參賽著可以在很多雞蛋中記憶他測試的那顆,那麼今天我們也同樣測試一下王增帥,這次我們用的是體積更小的方糖,難度更大。

這樣的測試對王增帥來說似乎是駕輕就熟的。2017年12月,在深圳結束的第二十六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還在讀大二的他以全場排名138名的成績獲評世界級記憶大師。這是世界最高級別的記憶力賽事。王增帥通過速記數字、二進位數字、隨機中文詞記憶、快速撲克牌等十個項目的考驗,展示了他超強的觀察力、細節捕捉能力和記憶力。王增帥說,他的「記憶」之路起源於高中時代。

在探索中,王增帥驚奇的發現自己在完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就能在7分鐘內記住一副撲克牌,這樣的成績給了他極大的信心。上大學以後,他利用兩個假期的時間去武漢參加訓練,正式開始了神奇大腦的養成之旅。

世界腦力錦標賽對選手的要求極為嚴格,答題紙一行40個數字,記錯兩個就直接判為零分,王增帥頂住壓力,用沉著的心態應對,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說記憶力的訓練看起來神奇,但並不是魔術,其中是有規律的。

王增帥的記憶力訓練多為競技性的,而在生活中,記憶練習也很具實用性。俗話說「腦子不用會生鏽」,並不是毫無道理。常常活躍大小腦,可以提高它的靈活力,有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今年,王增帥報名了《最強大腦》真人秀,希望繼續突破自己的成績,更希望將其當成一項事業來做。

相關焦點

  • 塘下小夥林少波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準備挑戰《最強大腦》
    近日,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在成都舉行,塘下小夥兒林少波以1小時記憶1030個隨機數字、近700張打亂無規則的撲克牌,72秒記憶一副撲克牌,獲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1分11秒後,林少波按照記憶順序背下了整幅撲克牌,並精準的進行再現。這位來自塘下趙宅村的「世界記憶大師」林少波,一年前還是一位普通的信息技術老師。林少波告訴記者,自己的記憶力原來和常人無異,因為酷愛閱讀,2014年7月開始查詢高效率的學習方法,無意間看到一些訓練大腦記憶的帖子及文章。很感興趣,於是開始上網搜索這類信息、帖子,觀看了不少世界記憶大師的視頻和經驗分享。
  • 世界記憶大師來珠海了!揭秘《最強大腦》記憶密碼,8天速成!
    其中「不為人知」的是,大部分參賽選手均自帶「世界記憶大師」這一閃耀光環!而全世界僅不到800人,能夠在世界記憶錦標賽中斬獲「世界記憶大師」榮譽稱號,其挑戰難度可見一斑!這次,兩位拿下了世界記憶大師榮譽稱號的大咖——溫惠琳、李根空降珠海、親自授課,為珠海人帶來一場顛覆想像的頭腦風暴現場!
  • 山東10歲女孩成全球最小「世界記憶大師」
    在今年12月16-18日於成都舉行的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來自山東的10歲女孩閆家碩,以十個項目總分數突破3000的成績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獲得該賽事兒童組抽象圖形銀牌和馬拉松撲克銅牌,成為「世界記憶大師」稱號中年齡最小的學生。  據了解,由24個國選手參賽的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共產生90位新的「世界記憶大師」,其中12歲以下兒童組的為數更少。
  • 記憶鞏固:如何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記憶鞏固是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過程。就持續時間和容量而言,短期記憶往往相當有限。
  • 一男子記憶被取走後,被植入殺人犯的記憶…
    盟妹子拿著這個問題在辦公室問了一圈得出了一個比較有同感的回答☟「考試的時候記憶最不靠譜」說到記憶,我們經常有想失憶的衝動,但假如有一天,你的記憶真的被人取走,然後植入了一段殺人犯的記憶,一段原本就不屬於你的記憶,卻在你腦中仿若是你做的,你會怎麼做?
  • 又是失去記憶?為何韓劇中這個梗用不膩?
    ,並非完全沒有脈絡可循的突然發生,同時必須避免被觀眾指責,又兼顧高度的緊張感。◆ 醫師眼中的記憶喪失記憶喪失大致可分為本質性記憶喪失以及心因性記憶喪失。前者可能會因腦部梗塞、腦腫瘤、電擊、頭暈藥物或乙醇等等,導致腦部有所損傷。
  • 新疆門薩會員哈薩克小夥智商205——阿曼,金氏世界紀錄也不過228
    去年阿勒泰22歲哈薩克小夥阿曼·恩特馬克(世界上第一個哈薩克門薩會員),另個哈薩克是Dimash Adilet(註:以下都數據都用標準差16和標準差24,而百度百科圖上的數據是標準差15)哈薩克族小夥成為新疆地區唯一門薩會員哈薩克斯坦富二代證明了自己是高智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沒有比門薩俱樂部更難進的組織呢?
  • 「越獄大師」刑期105年,憑記憶復原監獄鑰匙出獄~
    有一位19歲入獄的少年,他既是「機械天才」又是「越獄大師」,原本4年的刑期,硬是因為他「作死」越獄,延長到了105年。他就是史上最牛的越獄天才:馬克.迪福萊斯特,電影肖申克裡的越獄技巧,跟他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 記憶拼圖——拼出幸福回憶
    認知訓練是非藥物幹預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相關研究已經證實,非藥物幹預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情感及日常生活。為了訓練患者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醫患溝通、增進病房人文氛圍,8月21日下午社工辦和老年神經內科共同策劃開展了「記憶拼圖——拼出幸福回憶」活動。下午3點,老人們陸續來到會議室。醫務社工金妍豔向各位老人和家屬介紹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流程。
  • 跟我一起記憶世界各國國旗
    【小課堂學問大好方法學知識之地理篇】前面我們教大家用諧音法、主圖案故事編聯法、顏色法去記憶各國國旗,但有些國家的國旗看上去非常相似,有些國旗沒有主圖案,只有顏色區分。像這些國旗又如何來記憶呢?一招記憶:相似的國旗放在一起記憶,混搭故事編聯法依然好使!
  • Body Memory 「身體記憶」工作坊
    身體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你可曾想過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與心愛的人共同留下回憶呢?CHAO將聯手BodyMemory身體記憶的周大夫於8月初,在周末的午後時光,與參與者一同製作屬於自己的手部雕塑。本次體驗,參與者可自行選擇喜歡的造型,在導師的指導下,親自體驗製作手形雕塑的奇妙過程,雕塑過程完成後,可為作品搭配實木底座與玻璃防塵罩,永久保留,封存愛的記憶。
  • 訓練營專訪劉曉雨——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
    訓練營專訪——了解訓練營背後的故事大家好!我們的人體30天訓練營結束啦!
  • 《六個核桃·最強大腦》記憶冠軍馬洛奈特現場玩超大幅秘密花園,與小捲毛畫技哪家強?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神奇駭客Marlo Knight——大家是不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他其實已經48歲啦。又俊俏又帥氣,微信君希望自己48歲的時候也像他一樣年輕!48歲的他,1968年02月01號出生於英國倫敦。Marlo和他的女朋友住在倫敦,他們養了一隻狗。
  • 驚人揭秘:記憶根本不在大腦中
    當我們看到一個蘋果時,並不是我們在後腦勺和視網膜背面「看見」了它,蘋果及一切外在都是以類似於全息影像的幹涉波構成的,我們的視網膜就像那束雷射,可以把幹涉波轉換成虛擬的3D影像,並和蘋果的實際影像相重疊。正是靠這種虛擬知覺,我們才能伸手去觸碰到這個蘋果,而且是蘋果的實際位置,而非在腦中的某個區域。  大腦這種有生命的溫熱事物,是依據量子論所述的詭異世界來運作的。
  • 新發現:《Science》報導大腦漣波如何促進記憶形成
    利用創新性「NeuroGrid」技術,科學家們發現睡眠促進兩個關鍵腦區溝通,而且連接對記憶形成至關重要。本工作最近發表在《Science》,部分研究經費來自BRAIN計劃。BRAIN計劃:為創建大腦的神經元目錄而努力「大腦如何創造和儲存新記憶是一項基礎性的發現,」本項目領導者、NIH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的Nick Langhals博士說。
  • 《扶搖皇后》扶搖五歲前記憶揭秘,是被他封印了記憶
    《扶搖皇后》扶搖五歲前記憶揭秘,是被他封印了記憶。扶搖的身世大家都很好奇吧!
  • 明信片活動|照片記憶
    [每一張照片 都是時光的標本]第一期活動@我所想的&你所看的有人說,最美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它幫你留住的記憶。▲ 用我們2016所攝的照片印成的明信片隨著快門的開啟,時間被凝固下來,作為「此時此刻」的記錄是不可重複的,也就成為永遠。凝固下來的是時間,時間裡存在許多活物。活物是為了被人類的眼睛發現而存在,攝影師是為了讓人類去發現活物。——荒木經惟每一張照片於自己而言,都有不一樣的含義。每一張隨手即拍,都伴隨著自己的生活點滴。
  • Evernote創始人:保存人類記憶,一直在路上
    後來,他提出Evernote的構想,把它當做人類記憶的外延。不管是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記憶,都能具體化、有形化,從而更好地保存人類文明。斯泰潘說,「能夠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了。我的媽媽和爸爸是偶然相遇的。他們的相遇和基因的結合都是十分偶然的,因此我們每個人的誕生都是小概率事件,概率小得幾近為零。但是,百分之百能夠確定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有一天走向死亡。
  • 今日特稿丨所有「正確的集體記憶」都是錯的
    366天的這一年,世界格局持續不穩定,疫情將日常的安逸完全撕碎。
  • 服飾 | 木屐可不是日本特產,中國人記憶中的木屐有哪些?
    如今提到木屐,人們常常想到日本的和服與木屐裝扮,但其實中國很早就出現木屐,且一度十分普遍。下面來看看中國各地都有哪些不同式樣的木屐呢?由於木屐大多構成是一塊木板加屐齒,至於系反倒不一定原本就被固定在上面,有些是使用時幫一下就ok了,所以光禿禿的木屐長得非常像小板凳,有些地方也有稱板凳鞋的。一位中國臺灣網友在雲南省博物館的非遺展廳裡拍到的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