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3點開始,直到晚上8點,泰國各地人民群眾通過網絡方式,自發在泰國多地組織舉行集會向政府發聲,訴求巴育總理下臺,旨在為泰國帶來自由與民主。其中集會人數最多的地方有曼谷Asoke、勝利紀念碑、Bangna、Rangsit、孔敬府、清邁府等。
值得讚賞的是,這連續4天的泰國人民遊行示威方式非常「泰式」,非常對應泰文裡面那句「Jai Yen Yen(冷靜)」,在外國人看來非常地理性和克制,沒有暴力示威、暴力行事,與香港、美國、印尼的示威者截然不同。
在過去幾個月中的政治運動中,年輕泰國人成為了主力,這和以往示威活動的人不一樣,這些年輕人是政治運動的新人,不是紅衫軍也不是黃衫軍,他們的訴求只是泰國政治制度和國家元首角色的重大改變。
他們要求現任總理巴育下臺,解散泰國議會,改革《泰國憲法》,並且削弱泰國皇室的權力。但是這些要求很難被現任政府所接受,政府不可能輕易屈服示威者的任何要求,也不會輕易地轉交權力給反對黨。議會雖然上個月承諾對《泰國憲法》改革進行會議,但是沒有得到必要的選票,所以憲法改革一直被拖延擱置。
現在政府處境很尷尬,政府很難有雙贏方式結束這場運動。面對沒有武裝的和平示威的年輕抗議者,又不能採取暴力鎮壓。不採取行動遏制抗議行動的蔓延,也只是讓政府的「苟活」更久一些些。唯一挽回局勢的方式是召開選舉,但以現在的議會制度下,非常有利於當前的統治者重新奪回政權:代表人民的參議員們是否真的能參加到新的選舉?是否會解僱總理?是否會促進《憲法》改革?
今天的示威集會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如果泰國政府不正面解決,示威集會活動將會繼續進行下去。
ASOKE現場
勝利紀念碑·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