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同學們的愛國意識,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12月3日,日語20班專門舉辦了「紅色小課堂」主題班會,給同學們上了一堂有溫度又有深度的愛國教育課。
班會首先由楊瑩瑩同學講解了愛國主義的具體內涵,隨後同學們分別表達了自己對愛國主義的理解。
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要心繫祖國,樹立起愛國精神。毛澤東主席主張學習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他曾經說過,有的人學習看起來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卻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穿衣吃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為了謀取個人的功名利祿,這是很沒有出息的人。我們應該時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而發奮學習,努力健康成長,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對國家的愛是心底最深層的眷戀,是異國街頭偶遇同胞的會心一笑,也是鄉愁忽湧的兩行熱淚。有國方有家,國存而家盛,愛國者如屈原身投汨羅以死明志,如文天祥一片丹心光耀古今,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捧出一顆丹心,獻與億兆生靈,個人只有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的價值。
愛國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延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觀。這有著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毋庸置疑的是,千百年來深深融入民族意識之中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成為鼓舞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繼往開來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搏國的責任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 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 、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 ,明天為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熊浩先生所言,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我們和這塊土地的生命關乎;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模糊的詞語,它需要的是吾國與吾民的共同努力方能彼此最終成全。在當今社會,國家打脫貧攻堅戰、倡導四史教育、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其背後是對國民們深深的愛意,而吾輩作為當代的新青年,站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應當將愛國時刻銘記心中,將愛國付諸行動,去奮力共建一個更美好的中國!
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此次紅色小課堂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班會氛圍很是活躍,同學們適當幽默的玩笑更是讓氣氛更活潑輕鬆,班會在引發同學們思考愛國意義的同時也讓同學收穫了無盡歡樂。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同學們更應該加強思想建設,樹立起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相信通過此次愛國教育主題班會,同學們的愛國感情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
攝影 | 呂行
文字 | 呂行
網編 | 謝欣雨
審核 | 郭芯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