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剪輯、錄音、公眾號
抖音、小程序開發、網站搭建...
加小編微信576955180
2月1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第22場新聞發布會,發布哈爾濱市「火眼」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火眼」實驗室,名字取「火眼金睛」的寓意,由華大基因公司研製,用先進檢測技術手段,第一時間「發現」新冠病毒。目前,已在全國15個城市投入使用,新冠病毒核酸日檢測量明顯提升。在全球疫情爆發後,「火眼」模式成為一張中國名片落地海外,在阿聯、汶萊、塞爾維亞等多地籌建運營。此次在哈爾濱市會展中心搭建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採購,由哈爾濱市負責搭建運行工作,供哈爾濱市使用。哈爾濱市成立了「火眼」實驗室建設運行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建設運行的各項工作落實。
1月23日,「火眼」實驗室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開始組裝建設,整合調集各方力量1200餘人次,奮戰9個小時,以冰城速度,圓滿完成了「火眼」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哈醫大二院、四院等320名工作人員進入現場,多次組織實戰演練,核酸檢測前的各項工作已就緒。
會展中心的 「火眼」實驗室設置樣本接收區、試劑準備區、樣本製備區和擴增區,並配備了氣鎖轉換、醫廢出口等輔助轉換空間,安裝了全自動核酸提取儀、高性能伺服器等先進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設備。實驗室通過新風系統和高效過濾系統,對每個功能區進出風的空氣進行過濾管理,輔助連接區的統一氣體消殺確保各個功能空間的相互獨立,同時保障實驗室向外排放氣體、醫療垃圾的潔淨度,符合基因擴增實驗室及病毒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相關標準。與傳統核酸檢測實驗室相比,氣膜版「火眼」實驗室的建設成本更低,檢測效率更高。哈爾濱市會展中心搭建的 「火眼」實驗室是最新一代,哈爾濱市是第一個使用最新一代「火眼」實驗室的城市。會展中心的「火眼」實驗室,日單管檢測2萬管,如果按1比10混合檢測,日檢測能力可達20萬人。縮短了人們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的時間,為社區大規模篩查做好了技術儲備,同時也為哈爾濱市精準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