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浦江縣黃宅派出所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歸國華僑,生於浦江,因為求學和工作,已經離開浦江三十多年,現在想要重新落戶浦江。
他就是李旦(左一),客居外地多年,落戶出生地和少小時留下美好印象的浦江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李旦1967年出生於黃宅鎮陳鐵店村。1985年,考上中國醫科大學,1993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2001年,到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工作。2018年,回到杭州,開始創業,主要從事抗癌藥物和精準醫學的臨床轉化。癌症是人類最危險的殺手之一。隨著人類對癌症認識的深入,治療方法也在不斷革新,大致經歷手術療法、放射療法、化學療法、靶向藥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幾個階段。在奧克蘭大學癌症研究中心,李旦一直從事抗癌新藥和基因治療的工作。阿黴素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義大利科學家發明的廣譜抗癌化療藥。但是,阿黴素是從鏈絲菌培養液中獲得,製備工藝複雜,成本高昂,而且會產生環境汙染。所以,阿黴素在西方國家基本不生產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料藥來源於中國。奧克蘭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根據阿黴素的特點,開發可以通過化學合成方法製備的抗癌藥「安丫啶」。安丫啶與臨床上廣泛使用的化療抗癌藥阿黴素是同類藥,但主要作用於白血病的治療。奧克蘭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經過近50年的不斷努力,成功開發出新的廣譜抗癌藥。它既保留化療藥的功能,又具備新型免疫治療功能,根據靶點的伴隨診斷還能做到精準治療。李旦希望通過這個藥品在中國的臨床轉化,在癌症治療上能夠達到精準治療,讓患者長期生存,節省藥費,減少環境汙染。今年7月李旦團隊的項目獲得杭州市蕭山區「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5213』計劃」新銳類3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同時融資近300萬元,開始創業。對比紐西蘭和中國,李旦認為:「紐西蘭很小,只有四百多萬人口,但有很多原創發明,醫療體系成熟,新藥研發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市場龐大,資本雄厚,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發達的商業環境。所以,中國和紐西蘭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互補型合作關係。」
回歸祖國,落戶浦江1985年李旦考上中國醫科大學時,將戶口遷往東北瀋陽。2001年,前往紐西蘭工作時戶口被註銷。2018年回國後,他首先遇到的就是身份問題,雖然持有中國護照,但旅遊、住宿等都被當作外國人對待。後來,經過浙江省外僑辦的推薦引導,李旦一家獲得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浦江縣公安局辦證中心與金華市公安局根據李旦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鼓勵政策,在很短時間內將他的戶口落了下來。浦江縣完成首例歸國華僑落戶手續。在陳鐵店村,李旦接受採訪時說:「我落戶在浦江老家,就是這個村。我很榮幸,經過將近三十年,又回到了原籍地。包括我的太太,原來是瀋陽的,也落戶到浦江陳鐵店村。這樣,我們兩人終於回歸故鄉,正式成為浦江人,非常開心。」
教育是改善貧困最有效辦法在紐西蘭,李旦最懷念的還是浦江的美食。夏天,懷念柞子豆腐,冬天,懷念雞蛋豆腐皮。他自己學著做浦江麥餅,獲得同事和朋友的一致稱讚。他還專門去查閱浦江女性編纂的中國第一本食譜《吳氏中饋錄》,根據書裡的記載,還原浦江古代美食。李旦認為,浦江人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奮鬥精神和讀書精神。他還記得剛上初中時,挑著擔子去平安中學讀書,要走十多裡山地。路上碰到在田裡幹活的老農民調侃他:「讀書、讀書,越讀越輸」。當時才十二歲的他聽到後氣憤不已,更加發奮讀書,後來考上金華市第一中學。一直到現在,他還經常用這個故事告誡自己的孩子:「讀書對於我們浦江人來講,還是一個改變自己的最好途徑。教育是改善貧困最有效的辦法。」這次回到浦江,李旦發現變化非常大,鄉村美麗,河流清亮,山林青翠。他感到非常高興:「發展經濟一定要保護好山水,不要去破壞環境。只有好的山水,才能養育好的人民,才能引進更多的人才。環境比錢更重要。」最後,李旦衷心祝願浦江人民健康長壽,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更多權威資訊,請下載詩畫浦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