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樓棟口的垃圾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美觀的標準化垃圾分類箱房。居民也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舉雙手贊同,這些可喜的變化如今正悄然改變著汕頭路社區珠海路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今天(2020年12月4日)上午汕頭路社區在珠海路小區開展倡導「集中分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新模式宣傳暨垃圾分類法規宣傳活動,深化居民對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重要性的認識。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是指居民在約定時間和約定地點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於收集容器的投放方式,這樣既可減少保潔員、指導員、志願者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又可減少物業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還可以讓指導員、志願者集中指導居民投放垃圾和做好點位的宣傳工作。投放時間是結合居民的日常出行作息習慣,選取居民投放垃圾的尖峰時間段(一般為早上6:30-8:30及晩上18:30-20:30兩個時間段),具體開放時間段和時長可根據住各社區定時定點推進的實際情況,適當進行調整及增減。
增設定時定點投放箱房,可滿足居民日常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投放需求。在規定投放時間內,居民拿著垃圾來到箱房前,由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指導下進行分類投放,其它時間則處於關閉狀態。定時定點投放箱房還具備智能監控、臭氧殺菌、紫外線滅蠅、高壓水槍等功能,另外,為方便居民生活,定時定點投放箱房旁還設置有洗手池、照明系統、防雨簷棚等設施。
社區裡推進垃圾箱房建設可以減少垃圾投放點設置,便於居民集中投放,集中管理,而且垃圾箱房具有更好的密閉性能,有效把控垃圾氣味和安全危害,讓分類後的垃圾收集、搬運更便捷,改變小區零散投放的髒、亂、差局面。同時,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正確分類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每處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點都將配備 1-2名指導員(含黨員、文明志願者、居民代表、物業管理等人員),在定時定點投放開放時間進行旁站值守,做好開袋檢查、督促勸導、宣傳指導等工作,真正做到「教育在桶邊、檢查在桶邊」,讓垃圾分類融入生活,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