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這樣的垃圾分類「土味宣傳」,好聽易記,比普通話版本強多啦!

2021-02-13 中國藍新聞

   8月1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批准通過關於《修改〈杭州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


  8月1日起,溫州實施浙江省最新發布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別是什麼?為了宣傳垃圾分類,浙江各地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燈管燈泡和容器,化學產品和過期的藥品、油漆桶、溫度計,還有一個血壓計,這些都屬於有害垃圾,都要扔到紅的桶裡去。」這樣的宣講,對於道情說唱達人王惠仙來說,近段時間隔三差五都會進行。

  她創作了城市垃圾分類「兩定四分法」道情版,一經推出就受熱捧。不僅在網上大量轉發,她還經常受邀到街道社區巡演。   

  除了道情說唱,這個婺劇版《垃圾分類源頭減量「七步曲」》也在金華流行開了。

  此次,《垃圾分類源頭減量「七部曲」》由著名婺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周子清用《僧尼會》小和尚選段曲調唱響垃圾分類歌。

  片中從市民買菜倡導菜根爛葉挑出留市場,餐桌點菜要控制好量提倡光碟,通過熟記垃圾「兩定四分法」倡導市民過綠色時尚新生活。經典曲目加入時尚元素,環保工作融入全民生活,既有喜感也容易記憶!  

  「這個宣傳,我們聽得懂、方便、能夠理解.」隨著道情版《兩定四分要做到》和婺劇版《垃圾分類源頭減量「七步曲」》的廣為傳唱,金華市區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及垃圾分類正確率顯著提高。在金華市金東區,有的小區業主參與到垃圾分類達到100%,垃圾分類正確率也達到了85%。  

  「收垃圾了,收垃圾了,爛得掉的放綠桶,爛不掉的放黑桶 」, 一大早,平湖市曹橋街道孔家堰村的喇叭裡就響起了用土話錄製的垃圾分類宣傳。

  為推廣垃圾分類,前段時間,村裡特意採購了6個擴音喇叭,本來錄了一版普通話的宣傳口號,試行幾天後,效果並不理想。

平湖市曹橋街道孔家堰村黨總支書記 褚壽根 :

村民說普通話我們聽不懂,說些什麼也不知道,一個老黨員提出來,是不是可以用土話來錄音。 

  但是問題又來了,原來普通話版分類口號用土話讀起來非常生硬彆扭,為此,村裡的老黨員想了幾個晚上,重新寫了一版通俗的土話宣傳口號,讓村裡的老人家也都能聽得懂。 

  此外小喇叭宣傳的同時,垃圾收集員還會仔細檢查每戶村民的垃圾投放是否準確,並要求當場整改,真正讓垃圾分類入腦入心。 

相關焦點

  • 倡導垃圾分類 海口龍華區大同街道舉辦11場宣傳活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6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實習生 賈睿琳)日前,歷時兩個月的海口市龍華區大同街道「做好垃圾分類,倡導全面禁塑」志願服務宣傳活動圓滿結束。為了加強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普及《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垃圾分類知識,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置工作,今年9月、10月間,海口市龍華區大同街道辦事處聯合海口市綠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在大同街道各社區開展「做好垃圾分類,倡導全面禁塑」志願服務宣傳活動。
  • 汕頭路社區開展倡導「集中分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新模式宣傳暨垃圾分類法規宣傳活動
    今天(2020年12月4日)上午汕頭路社區在珠海路小區開展倡導「集中分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新模式宣傳暨垃圾分類法規宣傳活動,深化居民對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重要性的認識。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是指居民在約定時間和約定地點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於收集容器的投放方式,這樣既可減少保潔員、指導員、志願者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又可減少物業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還可以讓指導員、志願者集中指導居民投放垃圾和做好點位的宣傳工作。
  • 【宣傳】您好,可以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問卷調查嗎? | 城關區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充分調動市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意識,進一步營造全民知曉、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8月10日起,城關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各相關責任單位,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開展室外大型垃圾分類集中宣傳活動。「您好,可以參與我們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問卷調查嗎?」
  • 榆中縣啟動全域無垃圾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月活動
    為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積極營造「人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8月31日,榆中縣執法局和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在縣健身廣場聯合開展了全域無垃圾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徵集丨城管垃圾分類將有統一logo啦!
    截至6月18日,我們共收到千餘件生活垃圾分類宣傳LOGO作品和八百餘條宣傳口號,從這些作品中挑選出15個宣傳LOGO和30個宣傳口號入圍最終評選。今天起,這些作品由網友投票參評。1、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蕭山城管」。
  • 過新年,穿新衣,四團的垃圾分類桶也換上「新衣裳」啦~
    近日,四團鎮各個村的垃圾分類桶也迎來了「新衣裳」。張天康是夏家村的保潔員,平日裡負責收運夏家6個村民小組的生活垃圾,得知村裡的垃圾桶要換新,老張很是高興,「之前的垃圾桶經過長時間風吹日曬,多多少少都有損壞,有的沒了蓋子,就拿木板頂替,有的不能用了,就拿別的桶當做垃圾桶,給我們的清運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現在有了新垃圾桶就方便多了。」
  • 新北街道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宣傳活動
    為了宣傳推動今年12月1日起將施行的《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引領更多居民樹立「垃圾分類」理念,今天上午,由新北街道辦事處主辦,諾德名苑社區
  • 張家墩社區丨垃圾分類現場小課堂開講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要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 【新城視點】「藍色」垃圾督導員 助力垃圾分類​​
    如今垃圾分類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通過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市民的參與度也是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引導居民做好這項工作,在祥園社區轄區內活躍著一支藍色的隊伍---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不怕髒、不怕苦,用實際行動在做好垃圾分類這項工作。近日,記者來到呼鐵家園C區記者看到,一群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垃圾分類督導員,他們在小區垃圾桶旁邊辛苦地忙碌著。
  • 垃圾分類一場「激戰」 主題桌遊大賽「挑戰分類王」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2月21日報導:垃圾分類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上海開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9年『挑戰分類王』垃圾分類桌遊大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逸夫會堂舉辦。本次大賽吸引了上海中小學生、高校學生、公司白領等近160多人參賽。
  • 垃圾分類宣傳小知識
    01  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 垃圾分類圖來了,垃圾別再錯投啦
    但其實真的要照著背的話可能選錯「教材」啦!這份表格將很多家用醫療用品歸併到了有害垃圾中,比如創口貼,醫用棉籤,醫用紗布,注射器等。我們可以理解這樣歸類的原因,仿佛「醫用」二字天然就帶有危廢的感覺,自然是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存在直接或潛在危害」了。但!是!
  • 走進綠島社區,撿拾垃圾,學習宣傳垃圾分類!
    學習、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讓更多人投身到創城活動中小朋友們與家長一起撿拾垃圾志願者們走進草地、犄角旮旯把垃圾都一一撿拾起來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把垃圾分別投放。在綠島家園青年匯設立的垃圾分類宣傳站,大家聽年輕的指導員的講解,旋轉轉盤,回答垃圾分類的問題,模擬分類投放垃圾。
  • 推進垃圾分類,金昌辦法多措施實
    我市堅持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作為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從源頭上減少汙染、防治汙染,著力改善生活環境,積極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臺灣的垃圾就像裝了隱形的翅膀,而旅人手中喝空的奶茶罐、鹽酥雞的包裝紙和吃剩的果核有時候甚至要跟著他們一整天,因為連很多街角的食肆和商鋪裡也看不到垃圾桶。臺灣的垃圾都去哪了呢?原來,它們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在特定的地點。實際上,臺灣每年大概產出700多萬噸的垃圾,數量並不少。不過回收率高達56.8%。能有這樣的高回收率,就在於垃圾在扔掉之前的分類工作。
  • 石景山八角北路社區親子志願服務隊帶頭宣傳垃圾分類
    「阿姨,這是垃圾分類手冊,看了以後會對您的垃圾分類有很大幫助哦。」「爺爺,您的垃圾有一部分屬於其他垃圾,不能放在廚餘垃圾桶,我幫您一起重新分類吧……」1月9日早上,石景山八角北路社區的小志願者們守候在垃圾桶旁,向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分門別類將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中。
  • 挑戰「綠色21天」 垃圾分類進小區啦! 你準備好了嗎?
    堅持21天樹立正確環保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爭當垃圾分類的踐行者 監督者 宣傳者參加本次活動的家庭按照垃圾四分類要求,通過「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堅持21天把生活垃圾準確投放到相應垃圾容器內。
  • 新北區加快垃圾分類體系建設,試行垃圾四分類智能投放
    區環境衛生管理服務中心根據各鄉鎮街道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的現狀,細化要求,下發指標,通過制定《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實施計劃》《新北區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表》《2020年新北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分考核細則》等文件,指導督促各鄉鎮街道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已完成了145個小區,354單位,46個行政村的垃圾分類的設施建設工作。
  • 白鶴洞街志願垃圾分類督導員上線,讓垃圾分類不再「蒙查查」
    每日早晚,白鶴洞街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垃圾桶旁,都出現了志願引導員的身影,監督指引居民準確投放垃圾。廣州市垃圾分類撤桶一年來,白鶴洞街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九成多。近日,白鶴洞街組織轄內黨員、居民志願者參加垃圾分類站桶活動,宣傳並指導垃圾分類準確投放。
  • 全國垃圾分類進展如何?發改委新聞發布會這樣解答!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目前,首批開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