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秘書微信號:dingcanxiaomishu
你有沒有在朋友圈轉發過「初花」日料抽獎免費吃的內容?
你有沒有在朋友圈轉發過「王品臺塑牛排」抽獎免費吃的內容?
你有沒有在朋友圈轉發過「萬島、半島酒店」抽獎免費吃的內容?
你被這些信息刷屏沒?
你被這些信息刷屏沒
記者主動聯繫了初花日料、王品臺塑牛排、上海半島酒店、萬島日料的公關部門,對方均表示並未在相關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廣告。
記者隨後以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身份聯繫到了相關微信公眾號的背後運營者,對方一開始表示活動100%屬實。當告知對方上述企業表示並未投放相關廣告後,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者對活動的真假不置可否,言語間模稜兩可。
活動規則如出一轍
其實這是微信公眾平臺自我營銷的一種手段。
據了解,微信上類似大品牌餐飲店免費吃、著名奢侈品免費送的活動,基本都屬於空手套白狼的欺詐行為。
這些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通過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吸引眼球,博得網友的大量轉發。而事實上,這些平臺本身廣告價值非常非常低,作為這些大品牌完全不會將它們列為微信營銷的目標KOL。
一次欺詐微信抽獎活動,一般可以吸引數千到數萬次的閱讀數,有些粉絲轉化率更是高達10%。去年年底出現的「初花日料抽獎免費吃」閱讀數甚至達到數百萬,發布該虛假信息的平臺可以迅速積累幾萬新增關注。
等到真正需要發布中獎名單時,只要隨口瞎編幾個中獎者就能夠應付。因為沒有第三方監督,這些活動基本上都沒有下文,轉發的網友絕大部分也不會去追究活動的真假與否。但是無意間,這些網友成為了虛假信息的傳遞者,讓虛假抽獎消息獲得更大範圍的散播。
騙術屢試不爽
正因為這招百戰百勝、屢試不爽,所以目前已經成為部分微信公眾平臺的吸粉利器。
不久前微信上流傳極廣的「櫻桃小丸子25周年上海站門票抽獎免費送」絕大多數也是虛假活動。
不過該人士也指出,不排除部分有良心的微信公眾平臺自己出錢買獎品來抽獎的可能性。但是鑑於大部分公眾平臺本身不具備盈利的可能性,這種概率並不大。由於騰訊公司對此類信息並沒有嚴格監管,舉報也沒有什麼用,她建議大家看到此類信息,無視是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