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拿好隨身衣服和相機,準備進入基地,但路邊有防護渠擋住了去路,防護渠挺深的,石頭壘砌,水泥抹面,上寬下窄,不容易跨過去,男同學想方設法爬過上去了,女同學先下到溝底,男同學再一一拉上去,上得防護渠後,迫不急待向野鬱金香奔去。
到跟前一看:「咦,不對呀,這不是老鴰蒜嗎?是我們小時候採挖來當水果吃的老鴰蒜,怎麼能叫野鬱金香呢!」同學們心裡不禁疑惑起來。
「馬有國你個大騙子,把大家忽悠來看的野鬱金香,竟然是我們小時候再熟悉不過、再親切不過、再普通不過的老鴰蒜?」
我說:「誰給取得名字?誰考證過嗎?我們叫了吃了幾十年的老鴰蒜,盡然不知被什麼人怎麼堂爾皇之冠上野鬱金香花名?」有人馬上給馬有國打了電話:
「喂!油果子(馬有國小名),哪有什麼野鬱金香啊,我們看到的是老鴰蒜呀!」
馬有國哈哈大笑說,老鴰蒜的學名就叫野鬱金香。小時候咱們不知道它叫什麼,認為是烏鴉種的蒜。而現在你們看到的是連成很大一片、長得特別茂密的野鬱金香。好好欣賞吧,很難得的。」
儘管我們吵吵嚷嚷有種「上當被騙的感覺」,但看到望不到邊際,滿山遍野一大片密集的黃花綠葉、小時候的老鴰蒜——今天的野鬱金香花也是醉了,感嘆著真沒有白來。
午後昭蘇天氣出奇的溫和,看著一望無際的野鬱金香心情真是醉了,小時候的老鴰蒜是稀稀拉拉散落在小山坡、草場上牛羊啃食、踐踏;而現在畜牧草場講究生態保護、休養生息、退牧還草,有防洪渠圍欄著。
慕名來看野鬱金香花的遊客多是外地人,昭蘇本土的卻很少,大家都在爭先恐後拍照。疙瘩說:快戴上金玉梅的紅絲巾準備好拍照啦!我們幾個擺好姿勢,玉梅從不同角度拍了不少照片。
5月的野生鬱金香花還不是很茂盛,再過個把月,雨水充沛就會長高到30釐米左右。野生鬱金香花開得大而且潔淨、素雅、大氣、花期長,不像城市公園、街道兩旁人工種植栽培的鬱金香雖然豔麗,但嬌氣,花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