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的最後一位老人住在乳山下初鎮下草埠村,距離萊州近200公裡,老人的外孫女一路隨行。
前往老人家的路上,老人的外孫女聊起了礦上走訪的事。接到礦上走訪電話時,她當時還覺得不可能,畢竟姥姥家在乳山,離萊州得2個多小時的車程。給家裡去了電話,把走訪的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和她的反應一致,也覺得不可能。
一路行來,一路交談,2個多小時的車程很快就過去了。
這是一個很有歷史感的村莊。走在石頭鋪就的小路上,感覺這裡民風一定很純樸。看著新修的祠堂,感覺這裡的人一定有著濃厚的家族情懷。
老人有7個兒女,聽說我們來,住不住在這個村的都一早齊聚在媽媽家,等待著我們的到來。進入院門,老人的兒女一個又一個的與我們握手,用最簡單卻最熱烈的方式歡迎著我們。
小院很小,但卻溫情滿滿。
老人坐在炕上,看見我們來了,直叫我們上炕坐,說那裡暖和。為迎接我們到來,提前準備的蘋果、桔子,一個勁地叫我們吃。兒女們聊著老人的日常生活,談論著各自的生活,講述著姊妹們如何輪流照顧,老人喜歡什麼、能做什麼。告別時,老人非要下炕相送,並挽留我們吃完中飯再走。
「走了那麼遠的路,怎麼能連飯也沒吃就走呢。」再次踏上鄉間石頭小路時,耳朵裡迴蕩著老人這句發自內心的話。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啊,雖已百歲高齡,小小的身體裡依然自然流淌著歲月蕩滌不了那份崇禮之德,小小的身影裡仍然閃耀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那束文明之光。
老人的7個兒女一起把我們送到村口,一個勁的表達感謝,一個勁的說沒想到遠在萊州的焦家金礦,能來這看望他們的母親,送上對老人及他們的祝福,這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媽媽、舅舅、姨媽都囑咐陪行的老人的外孫女,在這樣的單位,一定要好好幹。